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五烈镇“一村一策”奏响富民强村“致富曲”-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综合 > 正文

五烈镇“一村一策”奏响富民强村“致富曲”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878     日期:2022-10-12 09:21:05
金秋时节,走进水乡五烈,放眼远望,阡陌交错,“丰”景如画,一派迷人景象。近年来,五烈镇将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战略不断融合,以党建引领大力推进“一村一策”,通过激励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加大项目扶持力度等手段,形成一股强劲的“红色”动能,发展了一批特色产业村,培塑了一批创业富民典

金秋时节,走进水乡五烈,放眼远望,阡陌交错,“丰”景如画,一派迷人景象。近年来,五烈镇将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战略不断融合,以党建引领大力推进“一村一策”,通过激励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加大项目扶持力度等手段,形成一股强劲的“红色”动能,发展了一批特色产业村,培塑了一批创业富民典型,生动奏响党建引领富民强村“致富曲”。

挥好农村考核“指挥棒”。 坚持发挥村党组织领头羊作用,把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作为村党组织考核的重要标准,充分利用考核“指挥棒”,树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鲜明导向,同时设立发展村级经济奖励,实行同奖同赔。在正向激励下,村书记们干劲十足,主动带领村领导班子外出学习考察,为村级经济发展谋思路、出点子、想办法。去年,全镇兑现村级经济奖励76万元,极大地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提升了村党组织战斗力,为村级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绘好资源保障“五线谱”。 镇党委结合各村实际,围绕精准帮扶,不断加大人员、政策、资金等支持力度,为村党组织发展绘好“五线谱”。建立镇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结对挂村制度,帮助指导开展“一村一策”富民强村项目建设。助力村专业合作社发展,全镇22个村全部完成专业合作社组建,祁联等村率先运营,由村党组织牵头流转土地1.8万亩。狠抓镇农投公司运营,把做大做强农投公司作为强村富民工作的重中之重,东台大粮仓智慧农场项目托管东里、联窑、博岳等3个村级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市农投公司合作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精心打造204国道沿线农旅采摘带项目,串联沿线草莓、葡萄、火龙果、桃园、梨园、休闲渔业及中农联云商城等节点,实现连点成线。

弹好特色典型“强音符”。 通过一系列举措,全镇“一村一策”效果显著,村党组织“各显神通”,结合自身实际打造特色,形成了“点上开花、线上结果、面上推进”的党建新格局,涌现出一批“最强音符”。甘港村按照“党建+旅游”思路,传承红色基因,凸显乡愁主题,建有“一馆三园”,年接待游客超35万人次,乡村旅游成为强村富民的新产业。

祁联村共进稻麦种植专业合作社,村组干部自筹30万元、占股10%,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经营,流转土地818.34亩,夏季小麦亩产达1080斤。联堡村有电子商务经营户356户、电子商铺1258家、电商从业人员近3000人、快递营业网点16家,去年联堡村在村部投资建设电商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党支部+互联网+农村”,整合电子商务全产业链服务资源,实行抱团共进。东里村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积极发展“东台大米”全产业链,通过“公司+支部+农户”模式,与常州国投公司携手,发展订单种植,实现二次分配,种植户亩平分红达300元,村级服务订单农业收益每亩达50元,充分发挥园区“金稻富民”领头雁作用。

奏响强村富民“致富曲”。“支部领着做,村民信得过。”在村党组织带动下,全镇上下创业氛围浓厚,通过党员骨干引富、创业能手带富,做给村民看,带领村民干。在廉贻村,村党组织牵头成立特种水产养殖协会,承担饲养和销售信息技术服务,全村养殖业年产值近3000万元。在四新村,迎龙种植家庭农场项目投资近300万元,种植甜瓜、哈密瓜等,年销售收入400万元以上。在郑唐村,聚果村农业园积极探索“自媒体+基地”模式,除水果种植、立体养殖外,配套采摘、休闲、垂钓、自驾、自助烧烤等休闲体验项目。在广山村,广智鑫种植专业合作社由村组干部和种植大户合股经营,为周边地区提供种植、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为一体的专业服务。在联窑村,联窑共富稻麦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公司+支部+农户”模式,与思源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合作,提供粮食仓储、收购、烘干一条龙服务。此外,还有靠电商销售反光膜实现致富的崔春峰,从大城市辞职回乡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吴舒涵、陆晖乾、沈德全……形成了“村集体摆琴、村民填谱”,共同奏响党建引领强村富民的“致富曲”。吴建东 赵越 何国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