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10年】大爱西溪争先创优文旅融合竞芳华-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综合 > 正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10年】大爱西溪争先创优文旅融合竞芳华

来源:未知     点击数:1315     日期:2022-10-17 09:29:4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台西溪景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文旅融合、守正创新,努力提升“大爱西溪”文旅产业影响力和集聚度,高质量打造安居乐业、人民幸福的生活新高地。先后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影视基地、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等品牌,连续五年蝉联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台西溪景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文旅融合、守正创新,努力提升“大爱西溪”文旅产业影响力和集聚度,高质量打造安居乐业、人民幸福的生活新高地。先后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影视基地、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等品牌,连续五年蝉联盐城5A级产业园区。

千年古镇、文脉悠长,人文荟萃、底蕴深厚。

进入新时代,西溪景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着力争先创优,在发展与传承中一笔一笔绘制“千年福地 大爱西溪”,彰显晏溪长堤、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惊艳之美,天上人间、汉潮国风、古风古韵的飘逸之美,让景区更加精致。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落脚点,通过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规模持续增长,发展势头良好,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已成为东台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亮丽窗口和重要增长极。

格局放大 实现从“遗存小镇”向“大爱景区”跨越

西溪,是两淮海盐文化的起源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传说”的发源地,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海春轩塔屹立千年,北宋“三相”为民造福恩施至今。独特的自然、人文、生态和旅游资源,已转化为西溪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让西溪景区真正成为旅游旅行者的目的地。”当景区人鲜明地提出这一定位时,一个“千年福地 大爱西溪”的高质量发展大幕正式拉开。

近十年,景区先后投入25亿元,围绕“董永传说”“三相文化”以及海盐文化等文化资源,以创造新的未来遗产为目标,高品质建成文化园、草市街、逅海、犁木街等项目载体。修复千年西溪书院,开设《西溪讲堂》,创作《天仙缘》《寻仙缘》和《范仲淹》演艺获得社会广泛称赞。作为全国首批婚俗改革示范区,通过举办天仙缘孝贤文化节、汉服婚礼展、水上婚礼秀等文化节庆活动,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关注。围绕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要求,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丰富旅游业态、做强文旅产业,持续提升品牌效应。在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上,延伸文化产业链,争上赋能。景区入驻的影视企业参与拍摄《你好,李焕英》《觉醒年代》《最强大脑》等影视作品,影视企业连续五年税收过亿元。

创新突破 加速向高颜值服务业高地转型

今年以来,景区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接待游客超28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亿元。

景区坚持市场导向,做强旅游度假产业,特色化提升民宿,高品质建设湖滨花园度假酒店,不断优化运营实景演出;做实影视文化产业,已有209家企业入驻省级影视文化基地,正在策划规划数字文化产业园,加快推进11层人才公寓建设;做优婚庆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创成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为设计文创、休闲商贸、工艺美术、会议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提供发展载体和优质服务。

立足全国的文化高度、长三角的宣传力度和面向海外的传播广度,提升西溪知名度。西溪官方微博、微信的宣传影响力在全省持续位列前三;天仙缘孝贤文化节连续两年登上央视《新闻联播》;《西溪讲堂》得到《新华日报》等媒体的连篇报道;东台西溪话题在抖音、微博等新媒体的阅读量超1500万。今年以来参加和组织文旅推介会和路演活动共16场次;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获“非遗旅游景区”“江苏文旅消费人气目的地”等称号;文广旅局牵头,以国家非遗“东台发绣”编排的舞蹈作品荣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与凤凰集团和省演艺集团的合作,助力西溪将成为长三角最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以游客体验为核心,持续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工程,丰富夜游、夜演、夜宴、夜宿、夜娱等夜色经济产品,连续两年创成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草市街、汉潮街非遗小吃业态持续出新,获评“盐城市特色夜市街区”;逅海街区改造提升三相阁美术馆,非遗文创市集常态化运营;犁木街民宿精品化提升,展现里下河特色风情;草市街生态停车场国庆启用;《天仙缘》《寻仙缘》《范仲淹》等沉浸式演出深受好评;追寻历史记忆,错位发展打造主客共享的三里路历史文化街区。

走在西溪,干净整洁的沥青马路、修葺有序的绿化景观,映衬着一幅幅和谐美丽的生活画卷。近五年来先后办理办结修桥铺路等群众急盼的实事近百件,“硬件”更新与“软件”升级并重,泰山小区、仙湖花园、紫苑公馆、祥生金麟府等居住小区在西溪落户,西郊万陆安置区、泰山四期安置区也在加快建设,新房子新气象带来新生活。景区的发展让居民不出家门就能找到好工作,西溪成为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以传统文化为底色,以爱情文化打市场,以非遗文化做产品,挖掘“董永传说”非遗文脉,传承爱国忧民的“范公品质”,叫响“千年福地 大爱西溪”的品牌。以幸福生活为出发点,谋求项目“新格局”;以文化旅游为支撑点,追求业态“新境界”;以品牌创建为落脚点,寻求发展“新路径”,勇当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领头雁。

融合发展 打磨出“幸福西溪”美好生活模样

清晨,到西溪景区吃鱼汤面。白天,坐船徜徉在塔苑、犁木街,瞻仰千年古塔。晚上,在文化园看演出,在逅海喝点小酒,品尝草市街128种小吃,夜宿犁木街民宿,度过美好的一天——这就是如今令游客和市民向往的“西溪生活”。

这样的惬意生活背后,是景区精工制作、精细打磨出来的“千年福地 大爱西溪”印象。“过去简单看看,现在能旅游、能度假、能体验。”游人这样评价。

为深度推进文旅融合,景区打出了一套“组合拳”:食住行游购娱要素一站式配齐。草市街和汉朝街,引进128种地方名小吃;逅海特色夜消费文化街区,引进品牌餐饮,贰麻酒馆、七堂酒馆、snake动吧打开夜生活的序幕,街区内的海洋馆、天幕街、沉水空间、艺术馆等多个网红打卡点,吸引时尚新潮的消费群体;犁木街展现宋明街市历史文化美学,特色里下河风情民宿别有韵味。围绕非遗文化的活化,景区在汉朝街开设非遗店铺、草市街引进非遗小吃,开设精品发绣展示馆。春节、五一、端午的节庆活动和“中华天仙缘文化节”等多次在《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等媒体宣传报道,特别是2021年央视元宵戏曲晚会在天仙缘舞台向全球华人录播,数以千万计的目光聚焦在东台西溪,让西溪被更多人熟知。

组稿: 顾敏 徐影 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