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大粮仓”做强“大粮商”
筑牢“大粮仓”做强“大粮商”
市农投公司
新的一年,市农投公司将把准“组织化+市场化”经营方向,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东台特色的现代农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新路。
补链“农头”,壮大产业。健全粮食产业链。以无人农场建设为引领,加快完善“产、储、烘、收、供、销”为一体的粮食产业链条,年内建成现代自营农场2.2万亩,确保粮食生产标准化规模化。重点改造提升头灶、沈灶仓储和烘干设施,争取时堰粮食深加工项目6月份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发挥“东台大粮仓”品牌效应,依托许河产地仓推行“生鲜+宅配”“中央厨房+集中配送”,积极筹建新区都市农业园,精心打造原种场共享农场,创新拓展安丰果蔬研学课堂。发挥市场带动力。利用资金撬动,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园、食品加工区、乡村旅游点建设,争取引进精深加工项目1-2个。瞄准终端、高端市场,开发更多的孤品、优品、鲜品和核心产品,擦亮“东字号”土特产金字招牌。
挑担“龙头”,彰显专业。借势高标农田建设。引导镇村“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后配套”,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稳产保供、土地指标新增、产业示范培育相结合,力争市镇村流转土地面积3万亩,增加集体种植面积2000亩,形成土地指标400亩以上。提升平台承载功能。围绕强示范、优载体,努力将自营农场建成“东台大米”订单基地、瓜菜标准生产基地和全程机械化示范种植基地。积极实施海上牧场可行论证,加快农业标准厂房建设,助推梁垛河EOD开发。加快强村富民步伐。集成生产、加工、供应链条,积极拓展良种共育、农机作业、订单生产等社会服务;用好用实“4321”分配机制,让镇村户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集体经营收益和二次分配收益,助力培育省级经济强村15个以上。
创新“农投”,做强企业。尽早完成50万亩海域确权,实质性运转区域供水公司,争取管网并表入账。积极推动镇级农投公司用经营实绩引导资本资产注入,用好仓廪建设和瑞之胜公司等施工资质,拼市场争项目抢效益,争取年内达2A资信等级。利用国家地理标志、地理商标资源优势,发挥集群效应,推行品牌授权、标准验收,运作好特色农产品营销协会,带动镇村电商同频共振,做大“东台大粮仓”区域公用品牌。加大后备资源开发力度,为农业建设留白,为自身发展添劲;提请成为市农业投资主体,争取上级资金、社会资本进入。探索成立混改企业、合资公司,整合自身资信优势和外部企业市场优势,用“短平快”实现“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