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芽马铃薯还能吃吗?

马铃薯,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块茎(俗称土豆)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含有大量淀粉,能为人体提供热量,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青椒土豆丝、土豆炖牛肉、土豆炖鸡块和土豆泥等更是老百姓喜爱的传统家常菜。然而,马铃薯如果储存不当,容易发芽,存在潜在的食用风险。
一、食用发芽马铃薯有风险
马铃薯存储不当发芽后,芽眼部分会变紫,产生含量较高的有毒生物碱——龙葵碱,又称龙葵素(Solanine)。普通马铃薯中龙葵素含量一般为2-10毫克/100克,而发芽、表皮变绿的马铃薯,含量可达35-40毫克/100克,其中幼芽及芽基部分的含量更高。成年人一次摄入0.2-0.4克的龙葵素就可能中毒,所以食用马铃薯时要特别注意其是否发芽。
二、科学贮存食用马铃薯
马铃薯要存放在低温、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发芽。不吃未成熟的青皮马铃薯或发芽马铃薯。如果发青面积较小、发芽部位较少,要彻底挖去发青和芽基部位,并扩大削除周围的部分。如果发青面积较大,发芽部位较多,就应丢弃,不可再食用。
加工马铃薯时,要去皮,切成块、片或丝,放入冷水中浸泡半小时以上,使残存的龙葵素充分溶解后,将水弃去,降低毒素的致病风险。烹饪时,要彻底烧熟、炖透,利用长时间的高温,达到分解龙葵素的目的。也可加适量的醋,促进龙葵素分解。
三、警惕发生龙葵素中毒
一般情况下,龙葵素中毒潜伏期短,发病急,多数在10分钟-3小时,少数数分钟。中毒症状与食用发芽土豆的量有关,轻重不一。发病初期为口腔及咽喉部瘙痒、烧灼感,继而出现头晕、耳鸣、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怕光等症状。症状较轻者,1-2小时后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症状重者,因体温升高和反复呕吐而致脱水、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丧失、昏迷,伴全身虚弱和衰竭,严重者可因组织细胞缺氧出现皮肤粘膜青紫、大脑缺血性损伤,或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如果吃马铃薯菜肴时,感到舌头有点儿发麻,说明其中龙葵素含量较高,要立即停止食用,以防中毒。同时,要保留剩余的可疑食品,以备检验判别;快速自救、刺激咽部催吐;多饮水、淡盐水或糖水,预防脱水。病情严重者,就近送医院,进行必要的洗胃、清肠,以清除胃肠道尚未吸收的毒物;纠正患者的失水和电解质紊乱,以及对症治疗。
(刘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