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杂草防控指导意见发布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间杂草发生种类多、密度高、数量大,对除草剂品种选择、使用时间、施药方式等提出更高要求。为此,市植保站研究制定田间杂草防控意见,指导种植户科学防除,提高除草效果,保障生产安全。
防控策略上,坚持综合防控,充分发挥深耕深翻等农业措施,降低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化学除草压力。科学推广“播后苗前土壤处理为主、苗后茎叶处理为辅”的除草策略,根据不同区域特点、不同种植模式,科学合理选择除草剂品种和施药方式。
防控技术上,农业防控措施为及时清除田间沟渠、地边和田埂杂草,防止杂草种子扩散进入农田。通过播前深翻深旋,提高秸秆还田质量,有效降低杂草发生基数;通过适期播种适度密植,强化播后镇压,提高田间土壤平实度,加强肥水管理,确保齐苗壮苗,增强大豆玉米的田间生态竞争能力,减轻杂草发生密度和危害程度。化学防控措施包括播前灭茬、土壤封闭和茎叶处理。播前灭茬是要在播种前3至7天,先用草铵膦在田间空行进行定向喷雾,降低杂草基数,在大豆玉米播后苗前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大豆玉米同期带状间作,除草剂使用以播后苗前土壤处理为主。可选用除草剂配方进行土壤处理,控制杂草出苗。前茬为小麦的田块,土壤封闭处理前要做好旋耕灭茬、造墒,然后播种施药。土壤处理效果不理想需茎叶处理的,可在大豆2-3片三出复叶期、玉米苗后3-5叶期、杂草2-5叶期,结合草情苗情,选择大豆、玉米田专用除草剂实施定向喷雾除草,同时采用物理隔帘将大豆玉米隔开施药。(朱祥明 林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