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乔亚峰与他的“纸上春秋”-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综合 > 正文

乔亚峰与他的“纸上春秋”

来源:未知     点击数:709     日期:2025-05-07 08:47:41
一个人对书的痴迷会达到何种程度?在55岁的乔亚峰身上,你会看到,原来热爱,会让生活发光。红兰花园的老房子有专门放连环画的书房,北苑新村的新家里也有连环画书房,木质书架上满满当当陈列着不同年代、不同题材的连环画。“连环画是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更是文化自信的载体。”乔亚峰摩挲着一

一个人对书的痴迷会达到何种程度?在55岁的乔亚峰身上,你会看到,原来热爱,会让生活发光。

红兰花园的老房子有专门放连环画的书房,北苑新村的新家里也有连环画书房,木质书架上满满当当陈列着不同年代、不同题材的连环画。

“连环画是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更是文化自信的载体。”乔亚峰摩挲着一本本泛黄的小人书,眼神里透着坚定。

三十多年来,他收集了1万多册连环画,从红色经典到革命斗争故事,从贺友直的《山乡巨变》到东台本土作家武凯军的《曾国藩》,每一本都被他视若珍宝。

乔亚峰的连环画情结始于童年。小学课本里的《狼牙山五壮士》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让他对图文并茂的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那时候零花钱少,攒好久才能买一本,翻到书角都卷了边。”他笑着说。工作后,经济条件改善,他开始系统收藏,从地摊淘书到通过网络与全国“连友”交流,甚至在外出旅游时也必逛旧书市场。他的收藏逐渐形成体系:红色经典、古典名著、民俗传说……其中,贺友直创作的《山乡巨变》是他最喜欢的一本。“贺老的画风细腻幽默,人物活灵活现,把农村变革的烟火气全画活了。”而本土连环画《虎口夺粮》《铁坝中队》等作品,则让他看到了家乡文化的生命力:“这些故事里有东台人的精神底色。”

在电子阅读盛行的今天,连环画似乎成了“老古董”,但乔亚峰不这么认为。“连环画老少皆宜,既是艺术也是历史。”他翻开一本《曾国藩》解释道,“你看,这些画作本身就是艺术品,而故事里藏的家国情怀,现在读来依然有教育意义。”

为了让更多人重新认识连环画的价值,乔亚峰开始筹划公益讲座。他走进社区,带着藏品讲述连环画背后的文化脉络。“有孩子问我:‘这么小的书有什么好看的?’我就和他们一起读《三打白骨精》等趣味连环画,孩子们很快被吸引住了。”他相信,连环画的“浅显易懂”正是其传播优势,文化传承需要找到喜闻乐见的形式。他说,每次看到孩子们听课时闪亮的眼神,他充满干劲:“只要有人愿意看,我就会一直讲下去。”

如今,乔亚峰的收藏已超过万册,部分连环画因年代久远成为稀缺品,但他更看重的是其文化价值。“每一本都是一个时代的切片。”他举例说,“上世纪50年代的连环画强调集体主义,80年代的作品则充满改革开放的朝气,现在则更加多元化,通过这些画,年轻人能直观地读懂历史。”

乔亚峰说,他现在正在整理东台题材的连环画,希望在恰当的时候举办一个专题展览,让更多人看到这些“小册子”。不过相比展览,他更希望做的,则是推动本土创作。

“东台有丰富的历史故事,比如董永传说、海盐文化,完全可以用连环画形式再现。”乔亚峰说,这才是他最期待的事儿。(陈美林 刘智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