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之举谱壮歌
顾礼学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安丰人民立即投入抗日救亡的洪流。1940年10月17日,陈毅抵达安丰,次日在北都天庙召集地方知名人士及知识青年会议,作题为《苏北摩擦真相》的报告,极大鼓舞了安丰人民的斗志。广大人民群众纷纷自发支援抗战,以一项项惊天之举,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歌。
各界知名人士的善举
1940年10月初,新四军东进,东台城于10月8日解放,东台县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对此,时任安丰高等小学校长的钱乾与韩国钧等人发表声明,拥护新四军“团结抗日、一致对外”的主张,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10月18日,在陈毅主持的座谈会上,钱乾列陈日军暴行,协助动员各界支援抗战,当场带头捐献100条棉被给抗大五分校。1941年春,面对新四军药品紧缺的状况,钱乾联系西医卢剑鸣和立德堂大药房,以“进药”名义,从上海自费购买大批新四军急需药品,穿越日伪的重重封锁,几经辗转,将药品安全送到三仓六子苴新四军后方医院。陈毅得知后说“钱乾雪中送炭,是为共产党的挚友!”
进步知识分子的创举
1937年10月,安丰、善善两所小学的教师与旅外回家的大学生联合组成宣传队,募集捐款送给前方抗日军队。1938年2月,因抗战返乡的沈从龙与交大同学钱维翔合办油印的《抗战新闻》,向乡亲们介绍抗战形势,宣传抗日救亡。1940年10月,陈毅在安丰召开会议,动员知识分子投身抗日。刚过而立之年的安丰小学校长杜润五,安丰邮局局长姜奉吉等纷纷在“奋起抗日倡议书”上签了名,随后付诸行动。安丰小学成立话剧团,在北都天庙戏台上演抗日救亡话剧。同年11月,安丰区署成立青抗会,组织发动广大青年,走上街头、村头,教唱《大刀进行曲》《到敌人后方去》等救亡歌曲,鼓舞抗日斗志。
广大人民群众的义举
安丰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战争,他们参军支前、热心制作草鞋、踊跃送亲人参军、主动站岗放哨,发现敌情立即鸣锣报警,帮助运送军粮。1941年秋,安丰的800多名民兵,每人肩挑百斤小麦送到大丰的王港闸口;1943年,新丰乡500多名民兵同样每人肩挑百斤大麦,送到大丰的草庙。1944年期间,安丰区群众经常突击制作军鞋,每年制作数千双。1942年7月,新安乡年仅15岁的朱吕英参加了村里的妇抗会,后担任了乡妇女主任,194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她认真组织妇女做军鞋,有次手上长了个疔疮,疼痛难当,仍咬牙坚持。1944年5月至1945年2月,做军鞋245双,送到新四军部队。
红土地儿子的壮举
当时被老百姓誉为“红土地儿子”的安丰六灶村杨高富,出身贫农。1940年10月,新四军民运工作队下乡宣传抗日,杨高富深受教育,明确方向,毅然投身革命,担任了村农会会长,并于1942年初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他表现突出,无论任务多么艰巨危险,都能不折不扣地完成。1947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早晨,在与下乡扫荡的反动“自卫队”的血战中英勇牺牲,杨高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献出了年仅37岁的生命。
八十年光阴流转,北都天庙的呐喊犹在耳畔回响。在伟大抗战精神的鼓舞下,安丰人民正砥砺前行,奋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