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煜帮你问
市民张某提问:最近听说基孔肯雅热流行起来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怎么防范呢?
市疾控中心回复: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日常防范的关键在于防蚊和灭蚊,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从源头减少蚊子滋生。伊蚊幼虫的生长离不开积水,因此需及时清理家中及周边的积水。像花瓶、水培植物里的水,每周至少更换一次,换水时要把瓶壁冲洗干净;空调、饮水机的托盘,每天都要倒净积水;闲置的瓶罐、泡沫箱等容易积水的物品,要么丢弃,要么倒扣放置;水缸、储水池要盖紧盖子,必要时可投放安全的灭蚊幼药剂。户外的坑洼、沟渠若有积水,也要及时填平或疏通,保持环境干燥。
其次,居家做好防护措施。家里要安装纱门、纱窗,阻挡蚊子进入;晚上睡觉时,尤其是老人、小孩、孕妇,建议使用蚊帐;平时可借助蚊香、电蚊拍、防蚊灯等工具灭蚊,同时要勤打扫卫生,清理角落杂物,让蚊子无处藏身。
户外活动时需格外注意。伊蚊在清晨和傍晚最为活跃,这段时间应尽量避免前往草丛、树荫、积水边等蚊子密集的地方。若必须外出,要穿浅色长袖衣裤,将袖口、裤脚扎紧;裸露的皮肤要涂抹驱蚊剂,选择含有避蚊胺、避蚊酯、派卡瑞丁等成分的产品,并按说明定时补涂,以增强效果。
此外,若近期去过疫情流行地区,返回后12天内如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同时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和被蚊子叮咬的情况,便于医生准确判断。做好这些,就能有效降低感染基孔肯雅热的风险。(刘煜 丁秀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