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本书 生活有温度
欢迎走进东台融媒读书会。当你翻开一本书时,可曾听见纸张间流淌的时光私语?那些或锋利如刃、或温柔如月的文字,总能让我们开启一场治愈与成长的精神远行。本周阅读推广人袁艺匀,是东台中学的一名准高一新生。她向大家推荐一本让无数人又爱又恨的书——美国作家罗姆·大卫·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让村上春树、比尔·盖茨等名流奉为神作,甚至让刺杀列侬的凶手都随身携带。书中讲述了一个十六岁的叛逆少年用三天流浪,撕开成人世界虚伪面具的故事。
霍尔顿,一个被四所学校开除的问题少年,戴着红色鸭舌帽,叼着烟在纽约街头游荡,他厌恶学校里道貌岸然的老师,装腔作势的同学,更痛恨成人世界满嘴成功学的谎言。住廉价旅馆、泡酒吧,看似放纵的每一夜,其实是他举着放大镜寻找人间真情的绝望实验。直到他在深夜的中央公园,对着妹妹菲苾说出那句震撼无数人的话:“我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抓住那些朝悬崖狂奔的孩子。”这一刻,所有粗鄙的脏话都碎成了温柔。这本书最狠的刀子藏在细节里,他擦掉学校墙上的下流涂鸦,却被人当作破坏公物。作者塞林格用霍尔顿的眼睛戳破了中产社会的荒诞。人们假装关心艺术,实则炫耀财富;标榜真爱,却把感情当作交易筹码。但,别误会,这不是一本颓废之书。当霍尔顿冒着被父母发现的危险,偷偷回家,只为给妹妹修唱片机;当他幻想带着菲苾远走西部,在木屋里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你会看见少年愤怒的外表下,跳动着一颗拒绝妥协的心。就像书里那句灵魂拷问,一个不成熟的人为理想壮烈赴死,一个成熟的人为理想卑贱地活着,你选哪个?
每周一本书,生活有温度。让我们翻开书本,跟随文字,在叛逆与迷茫中,探寻自我、坚守纯真,找到独属于你的青春答案。(周彭鹏 张晶晶 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