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植物在长 人也在长 两代女性的疗愈空间-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综合 > 正文

植物在长 人也在长 两代女性的疗愈空间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634     日期:2025-10-25 10:12:24
​深秋时节,结发街上秋意渐浓。推开“知补 自由生长”的玻璃门,却仿佛跌入了一处静谧的城市森林。各种绿植从墙面垂落、在角落舒展、于空中悬挂,蕨类轻颤,龟背竹舒展硕叶,常春藤蔓悄然爬过展柜。几位客人手捧白瓷碗,安静地坐在绿意深处。这不是寻常的咖啡馆,也非传统的甜品店。它是一个

​深秋时节,结发街上秋意渐浓。推开“知补 自由生长”的玻璃门,却仿佛跌入了一处静谧的城市森林。各种绿植从墙面垂落、在角落舒展、于空中悬挂,蕨类轻颤,龟背竹舒展硕叶,常春藤蔓悄然爬过展柜。几位客人手捧白瓷碗,安静地坐在绿意深处。

这不是寻常的咖啡馆,也非传统的甜品店。它是一个集绿植、养生补品、创意糖水与女性疗愈餐食于一体的复合空间。更重要的,它是张彤与小姨朱小丽这两代女性,用近十年时间慢慢培育出的“生活答案”。

虽然是90后,但张彤却在相关行业深耕快十年,“当时,父亲生了一场病,让我意识到中医常说的‘药食同源’不只是概念,而应该是生活本身。”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她开始系统学习食补,往返于上海和江苏,先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家、第二家小店。

而真正推动她创建“知补”的,源自小姨朱小丽的转变。朱小丽曾经明媚开朗,却在家庭与日常琐事中逐渐沉寂。“她不再谈论梦想,话题只剩下孩子、饭菜与天气。”张彤说,“我意识到,她的‘病’并非生理上的,而是生命力的消逝。”于是她做了一个决定:带着小姨远行。她们赴云南找菌子,去广东探糖水老铺,在福建的山间辨认草药。“那不是采购,是一场又一场疗愈。”朱小丽在途中重新变得鲜活,她开始重新大笑,会因尝到一枚好桂圆而眼睛发亮——在旅途中,她们重新认识彼此,沉淀出了开这样一家店铺的底气。

“坦白说,决定开这家店时,周围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张彤笑了笑,低声回忆,“有人说,一个女人找份稳定工作就好,何必折腾?也有人说,孩子还小,需要妈妈陪伴,不能太‘自私’……”她停顿片刻,语气转而坚定:“可那又怎么样呢?我首先得是自己,才能做好别的角色,才能成为快乐的妈妈。”

此时,朱小丽端着托盘走来,盘中是一盏晶莹温润的莲子桃胶双皮奶。“这是珍珠桃胶,桃胶中的珍品,你尝尝!”她熟练地介绍食材功效,眉眼柔和,语气笃定。如今优雅从容的她,已很难让人联想到几年前困于方寸天地的家庭主妇。“食材不只是食材,它们携带着土地的记忆和生长的勇气。”朱小丽说。

鲜榨铁皮石斛汁、人参黄芪熟水、十年新会陈皮红豆沙、茯苓燕麦薏米水、红豆桃胶暖宫包……菜单上三十多款餐食饮品,无一不是她们理念的延伸——没有半成品,没有科技与狠活,每一口都是食材本身的味道。“所有的食材都是最好的。”去藏区采摘优质的冬虫夏草,在大雪纷飞的长白山翻开土壤寻找正宗的野山参……不断地寻觅、筛选,让朱小丽对食补也有了自己的看法,“食物有性格,有能量。我们想做的是用温柔的方式,给身体最需要的支持。”

而比食物更先拥抱来客的,是满屋子的绿。朱小丽大致估算了下,有超过200种绿植在空间里自由生长,从龟背竹、琴叶榕,到水晶花烛、锦叶桉,它们不仅是装饰,更是空间意义的另一半注解。

“我们在上海看到过很多‘鲜花+’的复合店,鲜花非常美,但它的美是短暂的、有终点的。”朱小丽抚过手边一株油润翠绿的不知名植物,低声说:“绿植不一样,只要你用心照料,它会一直生长,不断给你新的叶子、新的形态——它是一种活着的、有力量的美。”

这也正是店名“自由生长”的由来:人不该被定义,生活也不该只有一种活法,就像植物,只要给予阳光与水,它们自会找到生长的方向。

“我想做的,不只是一门生意。”张彤说,她更倾向于打造一个“让女性悄悄充电、慢慢找回自己”的地方。店里的员工也清一色都是女性,张彤鼓励她们也要“自由生长”:“社会赋予女性太多角色——母亲、妻子、女儿,却常常忘了她们首先应该是自己。”她鼓励员工带孩子来上班,午后常有小朋友坐在角落写作业,母亲在不远处为植物浇水……

“现在我们不只是家人,更是伙伴!”张彤拉着朱小丽,在这家充满温度的店铺门前,拍下了一张合影。

工作日午后,空间渐渐满座。

在这里,植物在长,人也在长。

而治愈的发生几乎寂静无声——它藏在每一根努力深扎的根系中,也藏在每一位推门而入、决定为自己腾出两小时时间的女性身上。贾佳 张珺斌)

扫描二维码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