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富北村:匠心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综合 > 正文

富北村:匠心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377     日期:2025-11-04 08:34:42
​近年来,富安镇富北村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聚焦“环境美、产业兴、百姓富”,通过优化人居环境、完善民生服务、壮大特色产业,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内涵”,逐步将“村容美化、民生富足”的美好愿景转化为生动现实。“开饭咯!今天有红烧鸡腿、豇豆炒肉,还有清炒时蔬!”临近中午,富

​近年来,富安镇富北村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聚焦“环境美、产业兴、百姓富”,通过优化人居环境、完善民生服务、壮大特色产业,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内涵”,逐步将“村容美化、民生富足”的美好愿景转化为生动现实。

“开饭咯!今天有红烧鸡腿、豇豆炒肉,还有清炒时蔬!”临近中午,富北村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日间照料中心里,食堂工作人员一声吆喝,老人们纷纷端着餐盘有序排队。操作区内,荤素搭配的菜肴冒着热气;休闲区里,几位老人围坐一桌打牌唠嗑,一旁的按摩椅上,村民李大爷正惬意地放松肩颈;辅助性就业区内,几位残疾人正专注地串着珠子,指尖翻飞间,成就感溢于言表。这座占地700平方米的日间照料中心,集养老、助餐、文娱、康复于一体,不仅解决了村内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就餐难题,更成为大家休闲娱乐、实现自我价值的“幸福港湾”。“自从有了日间照料中心,我们吃饭不用愁,休闲有去处,就像有了第二个家!”村民何福江竖起大拇指,脸上的笑容格外真挚。

党群服务中心一楼设有农家书屋和乡村文明积分超市。农家书屋内,农业技术、文学经典、少儿读物等各类书籍整齐排列,成为村民学习“充电”的“精神粮仓”;文明积分超市里,油盐酱醋、洗漱用品等生活用品琳琅满目,村民可凭文明行为积累的积分兑换商品,让“文明有价、美德可感”的理念深入人心。“我们以党建引领打造‘五富临门’党建品牌,激发村民共建共治共享内生动力。”富北村党总支书记胡浩介绍,村里每年开展文艺演出、健康讲座、技能培训等活动200余场,常态化评选“文明家庭”“好婆媳”“致富带头人”等先进典型,全力推进美丽庭院建设,让崇德向善的乡风民风浸润乡村每个角落。

产业兴旺是和美乡村建设的核心支撑。漫步富北村,2812亩桑园绿意盎然,这抹“桑绿”正是村民的“致富绿”。2017年,该村跳出传统栽桑养蚕的单一模式,以“建好一片桑,做大一粒茧,拉长一根丝,做靓一个园”的思路,将茧丝绸产业与富民强村深度融合。如今,从丝绸围巾、桑茶到桑葚膏、桑葚酒,多元衍生品让“一片桑叶”实现价值倍增,集生产、体验、研学于一体的茧丝绸产业园,正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农旅融合产业转型。产业发展的红利实实在在惠及村民,每年为蚕农带来亩均增收1050元。“去年村集体收入达65.5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6万元。”胡浩算起“致富账”时底气十足,“我们还出台人才引进政策,鼓励人才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产业稳了,生态美了,日子才能更舒心。沿着600米长的亲水木栈道漫步,昔日河道变身水清岸绿的景观带,成为村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全村道路硬化、污水管网覆盖率均达100%,120盏太阳能路灯照亮出行路,‘七化’建设让乡村颜值越来越高!”胡浩介绍,该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全域环境整治,让田园风光与现代宜居完美融合。

从民生服务的“温度”,到特色产业的“力度”,再到生态宜居的“颜值”,富北村正以匠心笔触,绘就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和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