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秋收秋种正当时 盐碱地里绘“丰”景-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综合 > 正文

秋收秋种正当时 盐碱地里绘“丰”景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530     日期:2025-11-04 08:35:34
金秋的弶港田野上,收割机轰鸣作响,播种机往来穿梭,昔日的盐碱地,正同步上演着丰收的喜悦与播种的希望。在弶港镇姜墩村,千亩水稻已经成熟,即将开镰收割。村党总支书记朱晓刚站在田埂上,托起一束稻穗介绍:“你看这穗头多饱满,亩产预计能达到700公斤。”过去,这片土地受限于土壤条件,

金秋的弶港田野上,收割机轰鸣作响,播种机往来穿梭,昔日的盐碱地,正同步上演着丰收的喜悦与播种的希望。

在弶港镇姜墩村,千亩水稻已经成熟,即将开镰收割。村党总支书记朱晓刚站在田埂上,托起一束稻穗介绍:“你看这穗头多饱满,亩产预计能达到700公斤。”过去,这片土地受限于土壤条件,只能种植大豆、玉米等作物。去年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这里首次实现了水稻规模化种植,今年是第二年迎来水稻丰收。

种田方式的革新同样让人欣喜。如今,水稻需要灌溉时,村干部只需登录远程智能渠道控制系统,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完成特定田块的放水工作。“智慧管渠让种田轻松多了,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朱晓刚笑着说。

而在弶港镇的另一个村——新先村,秋收工作已全面展开。种植大户李怀凤的450亩稻田里,6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抢收稻谷,运粮车在田边等候装车。“虽然有些倒伏,但都是灌浆后才倒的,不影响产量。”李怀凤擦着汗,脸上洋溢着笑容,“平均亩产675公斤,收成稳了!”

丰收的喜悦还在延续,秋种的序曲已在八里村的田野上奏响。在这里,旋耕机、撒肥机、播种机轮番作业,村民们忙碌地调度机械、检查播种质量,确保不漏播、不少种。高效的农机单趟可播种16行小麦,每小时作业面积达15亩左右。种植大户吴跃武表示:“这些地前几天还长着玉米、大豆,预计一周左右就能完成500亩小麦的播种任务。”

据统计,截至10月30日,弶港镇4900亩大豆、56000亩玉米已全部收割完毕,6000亩油菜籽已完成播栽。12000亩水稻已收割8400亩,预计11月7日前可全部收割完毕。同步开展的3000亩小麦播种工作正有序推进,预计11月20日前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