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文化惠民聚合力 幸福加码暖人心-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新闻头条 > 正文

文化惠民聚合力 幸福加码暖人心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1975     日期:2022-10-10 09:36:08
近年来,我市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着力构建设施先进、分布均匀、产品丰富、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聚力推动文化网络普遍化、服务供给多样化、文化活动优质化,全市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不断向更高质量发展,人民幸福指数持续攀升。突出文化载体建设,加快构建城乡公

近年来,我市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着力构建设施先进、分布均匀、产品丰富、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聚力推动文化网络普遍化、服务供给多样化、文化活动优质化,全市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不断向更高质量发展,人民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突出文化载体建设,加快构建城乡公共文化网络。打造“十五分钟文化圈”目标,全市“三馆一站”覆盖率100%,市区建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王昆大剧院,在行政中心、政务中心、百岁园、法治广场建有4个24小时自助书吧,在鼓楼路步行街、人民公园、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建有4个城市书房。14个镇、351个村居(社区)的综合文化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建成达标,建成20多个乡村文化礼堂、390个幸福小广场。大力推动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在所有镇综合文化站设立文化馆分馆和图书馆分馆,推行“一馆办证,通借通还”,实现了馆际上下联动、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深入开展群文活动,持续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2021年,我市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6.2次,居盐城之首。市锡剧团、市歌舞团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演出”67场,年内计划演出100场。“2022年东台市戏曲进校园”活动先后走进市实验小学、三仓小学等6所学校。各镇区送戏下村,每年文化惠民演出达500多场。举办“文明东台温暖新春”东台文化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优秀群文节目展演、第八届“童心逐梦”少儿才艺展演活动等演出35场,今年还将再演15场。“王昆大剧院”精心组织“周周演”,今年已有儿童剧《美人鱼》《冰雪奇缘》、越剧《红楼梦》、杂技剧《金箍棒》等24场精彩演出震撼上演,全年计划演出50场。

注重传承创新,倾力培植创树区域特色文化品牌。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在第十五届省“五星工程奖”评选中,我市舞蹈《发绣》获得全省第三,国画《代代有余》是盐城唯一获奖的美术类作品。锡剧《涓生之路》入选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歌曲《我家门前的河》获评盐城市“五个一工程”奖。人民公园城市书房获评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我为你诵读”获评盐城市全民阅读优秀阅读品牌。探索开展“云上博物馆”直播讲解活动,群文优秀节目调演在线观看人次超30万,“缤纷夏日文化惠民月”形成品牌效应,东台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利用“天仙缘”“寻仙缘”实景演出、巴斗“渔民号子”非遗演出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输出,打响东台文旅品牌。2022年,全市重点文旅项目9个,总投资11.95亿元,精心打造西溪仙凡客栈、M45文创店、东台大粮仓概念集市等项目。

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健全完善文化建设发展机制。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共建、社会参与的文化发展思路,通过考核、表彰、奖补等方式激发基层文化发展动力,推动文化建设良性发展机制。自2021年起,将“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列入市对各镇区的综合考核,有效推进文化设施开放和文化活动开展。每年省拨70万元文化站免费开放资金,打破平均主义,奖优罚劣,通过对各镇文化站阵地建设、人员配备、活动开展、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人次等方面进行考核,按照考核分档发放资金。博物馆、人民公园城市书房被省厅列入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百花越剧团、旗袍爱好者协会被列入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对象,安丰文化站被列入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盐城唯一。唐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