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进污废水 “吐”出营养液 赐百年颠覆式创新攻克养殖污染难题
“这是一项颠覆性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月1日,在第一届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暨微藻减污固碳论坛期间,由韩布兴、侯立安两位中科院院士领衔的专家组,对赐百年研发的全量化沼液处理给出以上鉴定。
“喝”进养殖粪污水,“吐”出有机营养液。这些营养液是可调节水质、改良土壤的有机水溶肥、微生物菌剂等。当天,在沿海经济区中粮梁南沼气厂区内的示范项目现场,院士、专家及各界人士目睹了这一有些魔幻而又令人兴奋的一幕——来自猪场的养殖污废水被接入赐百年公司开发的天幕污水处理及营养转化系统,运用藻菌共生生物膜技术,靶向攻击、精准降解废污水中的氨氮、抗生素、重金属等有害成分,留下氮磷等营养元素,将水体改造成为满足藻菌生长要求的安全营养基。接着在成为营养基的水体里接入藻种菌种,这些藻菌大量“吃喝”氮磷等营养成分后快速繁殖,成为净化水体的新“卫士”,水体变身高利用价值物质。
该技术发明人、赐百年公司董事长高志刚介绍说,这套技术实现污水处理与微藻培养耦合,营养元素资源转化和减排同步,同时二氧化碳被大量消纳。污废转宝,短则2至3天,长则4到5天,可谓“秒变”。
此前,南京大学针对该项目作的检测结论是:COD实际去除率达123%,总氮去除率达99.2-109.2%,大幅削减抗生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以探索低成本、高收益的商业化路径为引擎成功牵引治污技术的重大突破,是该技术项目一大亮点。以中粮示范项目为例,总投资200万元,年可处理污废2万吨,平均每吨转化成本不足3元,目前转化成初级微生物产品售价为每吨1000元,可谓小投资大回报。如果再进一步开发,则效益更为可观。
“把污水全量利用,变废为宝,这个思路非常巧妙,值得大力推广。”韩布兴院士连连称赞。
我国每年产生约40亿吨养殖污废水,用传统治污思路面对的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在新的技术突破面前则是一个巨大的、待开采的富矿。
“这种对废水的资源化利用非常重要!”中科院院士、 国家光合作用研究中心研究员匡廷云表示,微藻低成本生产技术的突破,必将带动下游饲料、肥料等相关产业的起飞,同时对根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碳中和意义重大。
短评
用鲜为人知的微藻生物技术,一举破解横亘在全世界面前的养殖污废难题,这是振奋人心的一大创举。
新时代是硬科技时代,唯有创新突破,才是发展王道。我们要有打破条条框框的勇气,“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敢于“捅破天”。要发扬企业家精神,善于运用市场化手段、商业化思维破壁破局,攻坚克难。诚如斯,方能闯出一片新天地,驶向辽阔新蓝海。(陆军 刘进涛 黄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