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镇片区联动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快递站点升级为城乡物流枢纽、田间合作社串联起千万级产业链、党群服务中心化身村民“会客厅”……春日暖阳下,东台镇344国道沿线兴房、华灶、上官示范片区,一幅要素双向流动、功能互补融合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徐徐展开。
下午两点,位于四灶村的镇电商寄递服务中心逐渐忙碌起来。相较以往奔波数公里取件,如今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一站式收发自由。“现在寄取快递就像买菜一样方便。”村民季洪萍边寄特产边感慨。该服务中心集蔬菜、日用品售卖于一体,辐射周边四灶、兴房、官北、富旗等多村居,日均处理包裹近2000件,不仅彻底改变村民“取件跑远路”的历史,更成为农产品出村的“高速通道”。
物流畅通带活产业血脉。不远处,华灶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火热忙碌。四面八方来的菜农,将自家薹菜运往收购点。分拣台上,工作人员迅速剔除不合格品,将合格品分装打包。输送带上,打包好的蔬菜包被源源不断装车,发往全国各地蔬菜加工点。华灶村自1997年创新复套种模式,形成薹菜、荷兰豆、南汇扁豆轮作体系。随着特色农产品产业蓬勃发展,“华灶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五家农民经纪人组织应运而生,不仅带动堤东7个镇835户农户增收,更让不少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年均发放人工工资150余万元。“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我们平均一天收购薹菜在300~500吨,主要销往山东、安徽、浙江。”合作社负责人严光智透露,仅春季薹菜季产值就突破千万元。产业联动的效应持续放大,上官村乳猪、兴房果蔬等特色产业同步崛起,形成“一村一品、多村联动”的发展格局。
产业富民更要服务惠民。华灶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盐之e政务”一体机前,村民凭身份证、刷脸即可享受办件、查询、打印服务,免去去市区政务中心的不便。三楼活动区传来阵阵欢笑声,不少村民打牌、看书、切磋球技,度过午后惬意时光。村民梅桂芬对此深有感触:“现在出门就是大路,村部有棋牌室、图书馆,快递点和卫生室都在家门口,日子越过越舒坦。”这样的场景,正是东台镇构建“15分钟生活圈”的生动注脚。
示范片区建设,既注重产业兴旺,更强调精神富足。沿着华灶村红色文化长廊漫步,12位烈士的事迹激励着后人;修葺一新的烈士墓前,松柏苍翠肃穆。村党总支书记严兴民指着发展规划图介绍:“我们以‘红色赋华、绿色阜灶’为定位,同步推进250亩高标准农田和生态河道建设,既要守护红色根脉,更要厚植绿色家底。”产业发展上,华灶村正打造“仙豆”区域品牌,兴房村的果蔬深加工项目也即将投产,红色文化与绿色产业实现相互赋能。
从物流终端到产业前沿,从政务窗口到文化阵地,东台镇用“组合拳”破解城乡二元壁垒,让资源在流动中增值,让服务在共享中提质。眼下,随着三个村、数十个民生项目全面推进,东台镇正以示范片区为引领,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特色产业培育及公共服务提升工程。预计到年底,三个示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将全部突破百万元,带动全镇形成“以产带城、以城促产”的融合发展新格局。(姚子燕 王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