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夜校焕新·青春赋能 “东青Yeah校”升级多元课程点亮青年“八小时外”生活-东台报业网

夜校焕新·青春赋能 “东青Yeah校”升级多元课程点亮青年“八小时外”生活

来源:未知     点击数:1818     日期:2025-04-11 08:56:39
当城市霓虹亮起,东台青年们的“第二课堂”——“东青Yeah校”悄然开课。近日,暌违一年的青年夜校在大家的期待中正式回归,第一期推出9类精品课程,以“动静相宜+文体结合+实用导向”的创新模式,实现课程时长与教学质量全面优化,为职场青年量身打造下班后的“精神充电站”。本次升级最显著

当城市霓虹亮起,东台青年们的“第二课堂”——“东青Yeah校”悄然开课。近日,暌违一年的青年夜校在大家的期待中正式回归,第一期推出9类精品课程,以“动静相宜+文体结合+实用导向”的创新模式,实现课程时长与教学质量全面优化,为职场青年量身打造下班后的“精神充电站”。

本次升级最显著的亮点是课程体系的多元化拓展。夜校在保留网球、八段锦等经典课程基础上,新增二胡、舞蹈、面点制作等热门项目,形成“文化+体育+生活”多领域覆盖的课程矩阵。课程一经推出,便得到社会青年的热烈反响,多门课程“秒光”,所有课程在2小时内均报满,咨询电话不断。书画班特邀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市书画院院长吴健华授课,从工笔技法到水墨写意分层教学;舞蹈班与声乐班由市文化馆专业教师领衔,融入古典舞和流行乐改编。体育类课程更注重实用性,羽毛球班和网球班与本地知名培训机构合作,在专业教练指导下,学员既能精准掌握击打技巧,也能通过运动改善亚健康,实现“运动表现提升”与“职场疲劳修复”双重目标。面点班则带大家开启“指尖上的美食体验”,学员可掌握冠顶饺的“三褶悬空包捏法”、柳叶饺的“游刃推花术”等非遗手艺,实现手艺传承与生活美学的双向奔赴。

团市委通过调研发现,青年们对课程的需求既有对高雅艺术的向往,也有对实用技能的渴望。今年创新推出“课程提案”机制,让青年自主票选心仪科目。“点单式”的课程设置,成功覆盖了从80后到00后的全年龄段青年,真正实现按需供给、精准服务。

针对往期学员提出“刚入门就结课”的反馈,新学年课程体系全面提质扩容。多数课程从原先的2课时延长至10~12课时,并划分为“基础——进阶——展示”三阶段。古典舞班老师陆虹介绍,大部分学员都是零基础,课程设计是从最简单的呼吸开始,再到学习中国古典身韵练习、身形体的锻炼,最终带大家完成一场完整的古典舞声韵剧目,提高学员舞蹈的表现力以及自身能力的发展。

来到青年夜校的学员普遍具有“时间碎片化、学习目的性强”的显著特点,夜校精心设计课后“加餐”环节,八段锦课上,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承人景粉萍老师不仅传授招式,更会深入讲解太极拳的刚柔之道;舞蹈课后,学员们能收到精心拆解的动作视频,方便随时巩固练习;面点课老师会手把手教大家调出鲜嫩多汁的肉馅、甜而不腻的糖馅……这些实用的小技巧,让学员的每一次学习都能收获满满,真正实现“碎片时间,高效成长”。

“收获了实打实的技能。”姜华林是从业十几年的食堂掌勺大厨,如今在面点课再次做回了学生。从和面比例的计算到发面醒面的火候掌控,他仔细记录着每个细节,希望让单位大锅饭里多一份家的温度,家里小餐桌也添上专业的讲究。

此次青年夜校的焕新升级,也是我市构建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深层布局。西溪青年发展型街区开设古琴班,学习技艺的同时,可以到犁木街、草市街走走逛逛,在沉浑古朴、绵远悠长的古琴声中感受城市发展的力量。市开放大学、东台中专等教育机构与优质社会培训机构形成合力,通过提供免费教学场地、先进教具设施,并组建专业师资团队参与课程研发。这种“政府搭台、机构唱戏、青年受益”的创新型公共服务模式,既盘活了社会教育资源,也为青年人才培育注入了新动能。青年夜校不再是短暂的风潮,而是成为点亮青年终身学习的灯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夜晚走进课堂,用知识充实自我、拓宽视野。

我市作为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正以开放、多元、发展的姿态热情拥抱青年,持续筑牢青年人才集聚“强磁场”。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东台与青年正在双向奔赴,随着烘焙、收纳、美妆、吉他等新课程已进入筹备阶段,这座没有围墙的“夜间大学”正持续为城市青年注入活力。刘煜/文 丁圣 王苏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