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从舌尖到心间 催生全城心动-东台报业网

从舌尖到心间 催生全城心动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317     日期:2025-09-15 09:34:05
当暮色轻拥东台,遍布台城的特色街区披上璀璨光影,流光溢彩间更添温暖与生机。东园路夜市炊烟袅袅,鸡蛋饼在铁板上嗞嗞作响;鼓楼路步行街上,广场舞旋律欢快跃动,孩童笑声清脆萦绕;结发街的青石板上,仿佛有1314句情话在晚风中低语,与何垛河畔的微风一道,轻抚过散步人们的衣角——市井烟

当暮色轻拥东台,遍布台城的特色街区披上璀璨光影,流光溢彩间更添温暖与生机。东园路夜市炊烟袅袅,鸡蛋饼在铁板上嗞嗞作响;鼓楼路步行街上,广场舞旋律欢快跃动,孩童笑声清脆萦绕;结发街的青石板上,仿佛有1314句情话在晚风中低语,与何垛河畔的微风一道,轻抚过散步人们的衣角——市井烟火、跃动音符与浪漫符号交织在一起,勾勒出我市从舌尖滋味、休闲时光到爱情文化的多元图景。

作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董永七仙女爱情传说的发源地,东台正以特色街区为纽带,串联起市民的日常与情感。从充满市井气息的东园路、鼓楼路,到弥漫现代文艺氛围的七里漾、东亭里,再到以爱情文化为核心的结发街与西溪景区,这些街区不仅彰显出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激活了“甜蜜经济”,一步步引领市民从味觉的满足走向精神的愉悦,最终落笔于“爱情”这一永恒主题之上。

舌尖上的台城夜

——东园路与汇银广场的饕餮江湖

傍晚6时,东园路夜市如同被一声哨响唤醒,灯火次第亮起,汇成一条流动的光河。下班的白领、放学的孩童、散步的居民,从四面八方汇入这逐渐沸腾的人流。这里没有精致的菜单与拘谨的礼仪,有的只是铁板上的“嗞啦”作响、油锅里的翻滚沸腾,以及空气中肆意弥漫的、最直接勾人馋虫的香气。

刚下班的李薇站在杂粮煎饼摊前,看着面糊在铁板上迅速铺开,摊主熟练地磕入鸡蛋、撒上葱花,再抹上一勺秘制酱料,最后夹入脆生生的生菜与薄脆。“每天下班都想来一个,这口热乎劲儿能驱散一整天的疲惫。”李薇接过煎饼咬下一口,酥脆的口感与酱料的咸香在口中交织。不远处,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围在糯米饭团摊位前,“我要加肉松和咸蛋黄!”“我要甜口的,多放沙拉酱!”老板笑着应下,将热腾腾的糯米铺开,裹上各色配料,捏成一个个圆滚滚的饭团,递到孩子们手中。

如果说东园路是烟火缭绕的市井江湖,那么不远处的汇银广场则提供了另一种更具现代感的“吃”的选择。9月7日晚上8时许,苏超第十一轮盐城对阵苏州的比赛正酣,汇银广场外的港汇露天夜市上,十来张桌子整齐摆放,透明包厢里亮着灯光,不少人一边撸串一边盯着大屏幕,时不时为进球欢呼。“平时晚上也常来这儿,约上三五好友,吃点烧烤、喝点啤酒,特别惬意。”市民周凯手里拿着烤串,目光却离不开屏幕。

转入汇银广场内部,则是另一番天地。传统东台菜馆里人声鼎沸,多是家庭聚餐或老友小酌。大蛏烧萝卜、溱东老鹅等本土硬菜是餐桌上的明星,承载着本地人味觉上的乡愁。“我们家定期都会来这吃饭,这些菜都是小时候的味道,孩子也爱吃。”市民陈阿姨正给孙子夹着老鹅肉,脸上满是笑意。与之形成有趣对照的,是几家风格清新的融合料理店,精致的摆盘与清新的装修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聚会。“我想让东台的年轻人不用跑远,也能吃到有新意的菜。”一家融合料理店的90后主理人一边擦拭吧台一边介绍,她会定期赴上海、杭州学习,菜单每隔一个季度便会更新。

晚上9点后,汇银广场周边的沿街小摊也陆续活跃起来,炒饭、炸串、凉皮……各式香味交织,构成夜宵的终极诱惑。刚和朋友唱完KTV的杨颐被香味吸引,拉着朋友在炸串摊前停下:“来两串大鱿鱼、一把小肉串、两个大茄子,多放辣!”她笑着说:“每次唱完歌都想来这儿垫垫肚子,这些路边摊的味道,比大饭店还让人惦记。”

从路边摊的随性到商场店的精致,东台的夜晚,首先被“吃”定义。这是一种最原始也最温暖的慰藉,是城市脉搏中最活跃的律动。

晚风中的惬意注脚

——步行街与七里漾的休闲图谱

当胃袋得到满足,灵魂便开始寻求休憩。东台的夜,自然不止于口腹之欲。它用多元的空间和丰富的业态,为不同人群描绘出一幅幅精彩的休闲图谱。

当东园路的烟火气还在蔓延,鼓楼路步行街已被璀璨的灯光点亮。这条有着悠久历史的“七里长街”,如今仍是现代东台商业与休闲的活力核心。潮流店铺、特色小店吸引着时尚男女驻足;奶茶、火锅的香气持续挑逗着过往行人的味蕾。但这里最动人的风景,却属于那些无需消费的快乐。

文化广场上,音乐是绝对的主宰。五六支广场舞方阵沿着街道依次排开,风格各异的曲调奇妙地交融,形成夜晚独有的交响。领舞的王晴身着明黄色外套,动作舒展流畅,极具专业范儿,将整个队伍的节奏把控得恰到好处。“天气好我们就来,这儿场地宽敞灯光亮,跳一跳,什么烦恼都没了!”她的话语随着节奏律动,充满活力。广场的另一侧,是孩子们的梦幻乐园。滑梯、套圈、游戏机……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市民刘云正看着丈夫和孩子玩射击游戏:“响应号召嘛,吃完饭全家出来走走。这里动静结合,很适合家庭休闲。”

若是嫌步行街太过喧闹,不妨沿着何垛河漫步,七里漾特色街区正静静等候着寻求宁静的人们。这里曾是老工业区,如今蝶变为工旅文化融合的网红打卡地。晚风拂过水面,吹散白天的燥热,也送来阵阵悠扬的歌声。吉他老师杨益茗和她的朋友们是这里的常客。“夏天夜晚,虫鸣、凉风,加上七里漾的灯光,氛围感特别好。”她轻轻拨动琴弦,熟悉的旋律流淌出来,吸引路人驻足聆听,一曲终了,便报以真诚的掌声。旁边的健身步道上,有人慢跑,有人遛狗,有人漫步。新东台人张伟就是夜跑族的一员:“跑一跑,出出汗,一天的疲劳就缓解了,能更好地投入第二天工作。”

沿河向西,便步入七里漾二期的东亭里。这里的灯光设计更具艺术感,流光溢彩、绚丽闪耀,勾勒出古建筑魁星楼的飞檐翘角,与现代感的互动音乐喷泉相映成趣。孩子们踩着能触发喷泉的自行车,让水柱随着欢笑声跃起;几十位舞者在古楼下翩然起舞,光影为她们的舞姿镀上梦幻的色彩。

东亭里最令人惊喜的,是悄然兴起的咖啡文化。一家复古风格的小店内,主理人冯敏正忙着制作咖啡,她熟练地磨豆、萃取,细腻的奶泡在她手中变成精致的图案。“前年因为热爱,我在老家开了一家小咖啡店,去年想扩大规模,就来东台创业了,没想到这里的咖啡氛围这么好。”冯敏笑着说,最近她推出了“早咖夜酒”业务,“这是外面流行的模式,没想到在东台也很受欢迎,晚上来喝杯小酒、聊聊天的客人很多。”店内,几位年轻人围坐在一起,窗外是古韵今风,窗内是咖啡香与低语声,一种小而确定的幸福感,在东亭里的夜色里缓缓发酵。

从步行街的市井欢腾,到七里漾的文艺静谧,再到东亭里的精致闲适,东台的夜,为“休闲”二字写下了丰富而生动的注脚。

爱是东台的永恒底色

——结发街与西溪景区的浪漫升维

东台的特色街区,可以很烟火,也可以很文艺,但最终,它会以一种极其浪漫的方式,完成气质的升华。这份浪漫,源于一个流传千年的爱情传说,并已深深嵌入城市的肌理,成为最独特、最温暖的底色。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天仙配》的旋律是刻入国人DNA的文化记忆,而故事的原型——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正源于东台。这份跨越千年的浪漫,如今不再是尘封于书本的故事,而是成了我市打造城市特色的文化密码,催生出独特的“甜蜜经济”。

走进结发街,你会立刻被无处不在的“爱意”包围。19幢风格各异却又主题统一的建筑,其数字隐喻着“要长长久久”。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将董永七仙女的爱情传说与国家级非遗东台发绣技艺结合,打造了这座集文旅、休闲、时尚于一体的特色街区。”这是创造新地理符号的巧妙实践。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条蜿蜒向西的青石板路,上面镌刻着1314句情话,将藏于心底的爱意大胆地宣示。再往前走,是爱情主题邮局。在那里寄出一张明信片,成了许多情侣对爱情圆满的期许。邮局外,高13.14米的“一纸婚书”雕塑螺旋上升,象征着承诺的永恒与升华。

这条街不仅关乎象征,更连接着现实中的幸福产业。一家法式风格的婚纱店内,90后主理人唐敏正整理着婚纱。“我们是被结发街的‘爱情文化’吸引而来的。这里每块砖石都写着浪漫,我们是它的‘知音’。”唐敏放弃了父母期待的教师之路,选择为新人打造幸福瞬间。“创业艰辛,但看到顾客眼里的光,一切就都值得。能见证别人的幸福,自己也会感到幸福。”她的婚纱店采用法式黑白色调简约风格,与结发街的中式传统韵味形成互补。今年,唐敏的1400平方米新店即将开业,“我希望东台的新娘,都能穿上全球最好的礼服,在这座浪漫的城市里,开启幸福的人生。”

结发街诉说着现代爱情的浪漫絮语,而西溪景区则将人带入一个更加悠远的梦境,那里是传统婚俗与爱情传说的完美沉浸地。景区内,桃色爱心模样的红绿灯、刷着“LOVE U”字样的粉色斑马线,将浪漫藏进细节;月老祠的红绳许愿墙挂满心愿,姻缘桥的同心锁锁住情侣的期许;千年老槐树下,既有董永与七仙女槐荫结连理的传说,也有现代新人在此系上祝福绸带的身影——如今,东台婚姻登记中心已整体迁入西溪景区,新人手挽红绸走过缀满风铃的姻缘桥,在古槐下许愿,于雕梁画栋间领取结婚证,传统婚俗与现代政务服务在此完美交融。

从千年传说的文化符号,到街角巷尾的浪漫地标,再到实实在在的产业动力和文明新风,东台用“爱”定义了一座城的夜晚,最终也用“爱”定义了自己。这爱,是情侣间的甜蜜承诺,是家人在夜市间的陪伴闲谈,是朋友相聚时的举杯欢畅,是每一个生活于此、到访于此的人,所能感受到的那份温暖与美好。

夜的东台,因吃而生动,因休闲而惬意,最终因爱而伟大。这些特色街区正以多元业态、深厚底蕴,展现着东台的温情与浪漫。它们不仅是市民生活的载体,更是文化的“活名片”,串联起过去与现在,让更多人感受到烟火气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