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梦想“实现”的故事 -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印象 > 正文

梦想“实现”的故事

来源:未知     点击数:19977     日期:2014-02-17 10:55:44
 颜浩然  朱江   张佳 卞乐文  张莉琳  文/图每个人都曾有过梦想,一些人觉得遥不可及永远放在了心底,一些人在遭遇到挫折之后立刻选择了放弃,然而也有着另外一群人,他们将梦想付诸现实,几经挫折矢志不渝,虽然付出是否有回报还是未知数,但对于他们来说,人生不是投机的生意场,而是

 颜浩然  朱江   张佳 卞乐文  张莉琳  文/图

  每个人都曾有过梦想,一些人觉得遥不可及永远放在了心底,一些人在遭遇到挫折之后立刻选择了放弃,然而也有着另外一群人,他们将梦想付诸现实,几经挫折矢志不渝,虽然付出是否有回报还是未知数,但对于他们来说,人生不是投机的生意场,而是一条从梦想到实现的漫漫长路。


    冒晓忠和他的驴友之家

    过了农历年,气温才真正冷了下来,天上不时丢下几片雪花,而冒晓忠却赶在这个时候出门抢着买建材,张罗着给他的“驴友之家”搞装修——这个位于东门路东头的两层小楼,不少人都曾向屋主人冒晓忠询问过租金的价格,可他却一意孤行地把它变成一个招待过境驴友们的青年旅社,早在去年春上,他接待完一位来自呼和浩特的骑行者后,不由得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反正房子也是空着的,为什么不把他打造成一个驴友共同的家园呢?”

  四十四岁的年纪,冒晓忠却是满腔热血,从来都是想到了就肯定要做,朋友眼里有着些许搞怪气质的他,这次又在干一件“奇怪”的买卖,驴友之家的二层房间里摆满了特地添置的床位,冒晓忠打算收取20元一天的住宿费用,但即使是这样,他还是拖回来几车地面砖,在院子里开辟出一块搭帐篷的营地,“没钱的朋友可以住帐篷,分文不取。”实际上,大多数驴友都是穷玩的背包客,能有扎营的弹丸之地便心满意足,虽说大院是扎营的自助场所,但是毕竟有了院墙的庇护和洗漱的服务,从旅店经营的角度上来说,冒晓忠的确是剑走偏锋。

  “在我们驴友界有着自己的旅游线路,北上南下的驴友大多数都喜欢走平原,江苏沿海一带已经成为了热门线路。”冒晓忠兴奋地告诉记者,东台已经成为了这条热门线路上重要的一环,这几年每年从东台过境的驴友都在千人左右,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但即使如此,驴友之家的收益在短期看来也并不乐观,“每个人总得为自己的爱好作出牺牲。”冒晓忠没有算这笔经济账,实际上,热爱户外运动的他,还额外添置了户外攀岩设施,户外烤炉,自行车清洗设备,甚至有供驴友使用的自行车,对于这样大笔的额外投入,冒晓忠说道:“也许以后收个会员费吧。”但具体的策划却还都没有谱。

  与很多以征服雪山,穿越古道为目标的驴友相比,冒晓忠的驴友生涯并不怎么亮眼,他没有太多进阶资深驴友所需要的时间,经营船配业务的冒晓忠平日里可谓风尘仆仆,出差是家常便饭,每月在外多达20天的时间,对于很多人来说,独自开车来回数百公里实在是一件枯燥无聊的事情,但冒晓忠却非常享受这样一个人在路上的过程,而这样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也更让他对“驴友之家”这样一种人生驿站有着格外深刻的体会。“紧靠着老204国道边是大多数驴友的必经之路。”冒晓忠说,一个独自上路的旅行者对落脚点的感情是难以言喻的,相比专业、资深的发展方向,冒晓忠更愿意把自己的爱好放到身边触手可及的地方,多交朋友,为志同道合者提供方便。

  在冒晓忠的辛劳赶工下,驴友之家还有一个月便可以对外开放,五月份将接待一个大规模的驴友团,冒晓忠说道,自己在外地旅行时经常受到当地驴友组织的招待,而其中的领队甚至会带他在当地游览一番,有来无往非礼也,冒晓忠表示自己非常愿意在东台促成这样一个公益团体的出现,而自己正在为着实现自己的梦想,为着东台旅游城市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茅亚开:梦想之花需要坚持浇灌

    如果将梦想比喻成一朵刚刚播下的种子,那么在让梦想开花绽放的道路上,翻土、洒水、施肥、修剪等等一系列过程都必不可少,这样的过程也许苦涩,也许乏味,但在花开的那一刹那你会发现,所有的坚持都是值得的。

  29岁的茅亚开从学校毕业后在无锡一家电子公司做销售已经有6年了。在这6年里,他从一名初出校园的青涩小伙渐渐转变为一个成熟干练的优秀销售员,为公司取得了大量订单,他的成绩得到了公司高层的认可,并在去年年初被提升为公司的销售经理。也许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样的成绩已然值得欣慰,但对他而言,自己的梦想才刚刚起步。

  小茅的梦想是能够另起炉灶,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大型电子公司。“这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我还年轻,想通过实践和自己的努力去证明自己。”然而,这样的想法却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他介绍说,因为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工人,所以创业这种冒险活动家人都一致反对。“有些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他们相较于我更倾向于选择稳定的生活。‘万一做生意赔了怎么办?哪来的启动资金?’这是他们顾虑最多的地方,前几年,我一直都在对他们进行劝说。”许是儿子勾画的前景很美好,又或者是被这种恒心所打动,老两口终于在去年春节松了口,表示支持,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小茅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创业之心。

  在去年4月份,小茅毅然离开公司并掏出10万元与朋友在无锡合伙搞起了小公司,同时又找了几个相熟的技术伙伴组成团队专项制作压力传感器。“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一个机器5万元左右,目前我们只能搞到两台,再加上材料费、租门面、办执照等一系列开销,余下的钱也所剩不多,只能先慢慢进行原始积累。”小茅说道。

  追梦的路上总是充满艰辛。“刚出学校那会儿,我总以为创业很简单,真到了自己着手以后才发现其实一切没那么容易。”小茅介绍说,“你必须对市场的行情进行评估、对当地投资的政策有所了解,其次是要对产品进行国内外的比较,了解产品的优缺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另外,人脉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有人脉才有客户源。”为了拉到稳定的客户源,小茅几乎每天都在各个厂区奔走,风里来雨里去地又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推销。然而,现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因为是小公司,吃闭门羹是常事,另外,许多大企业对他们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是否过关也产生了质疑。在最初的大半年里,公司一直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产品生产了却卖不出去,这样的现状还曾经让合伙人一度产生过撤资的念头。

  “公司才起步,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是不现实的,我们现在只能瞄准一些小的客户进行推销。同时也要注重产品的质量,质量这东西是嘴上吹不来的,只能用产品去进行实际的证明。”尽管遇到挫折,小茅却并没有放弃。为了打响自己的品牌,生产出客户满意的产品,小茅比以往跑得更勤快了,同时他还走进车间,让技术员手把手教起了传感器的制作。从生产工艺到调试软件,再到零件的检测等等。去年夏天,他在机房学习如何操作机器生产传感器时公司突然停电,因为没有空调他就让技术员先回去休息,自己则一个人在机房那边照着说明书摆弄着不能动的机器,直到4个小时后恢复电力才发现身上早已湿透。态度决定一切,在去年12月份,小茅在推销过程中亲自为客户演示了产品的制作流程并赢得了客户的信任,终于接到了公司的第一份价值30万元的订单。

  那是一个好的开始。对小茅来说,自己的创业任重而道远。毕竟,成功不会一蹴而就,梦想也不是唾手可得,要想让这颗梦想的种子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他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的苦要吃,很长的路要走,尽管这条路上会充满坎坷和荆棘,但他相信,坚持就一定会有收获。

    沈宇明:发挥自身力量 传承腰鼓民俗

      他不是退休教师,也不是文艺工作者,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民,然而在他小小的世界里却有着一个大大的梦想,将中国伟大的民间艺术腰鼓文化传承下去,而他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他就是南沈灶镇兆丰居委会一组的沈宇明。

  2月11日下午三点,记者走进沈宇明家,他正从鱼塘取鱼回来,脚上还穿着橡胶长靴,午饭还没顾得上吃。这样普通的老百姓,很难将他与打腰鼓联系起来。可当记者问起他打腰鼓的事儿来,他那兴奋劲儿挡也挡不住。谈起第一次接触腰鼓,那还得追溯到他上小学的时候。上小学时,沈宇明就是一名文艺爱好者,唱歌跳舞样样出色。当时学校组织学生学习打腰鼓,女生人数不够,老师看到沈宇明很有艺术天分,虽然是个小男生,但也让他加入了腰鼓队。小学的时光里,沈宇明便和腰鼓结了缘,在学校的腰鼓队里,他打得最为出色。小学毕业之后,他再没接触过腰鼓。时间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虽然这么多年没打过腰鼓,但与腰鼓的缘分又悄悄地来到他的身边。

  南沈灶镇上的一些退休教师想丰富晚年生活,买来几个腰鼓组队打起来,可打着打着却发现不少动作已经忘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遇到沈宇明聊起天,回忆起上世纪六十年代小学里学腰鼓的情景,大家都非常兴奋,沈宇明说:“我会打啊,就是不知道动作还记不记得了,不过我们可以一起回忆着打呀!”众人一拍即合,沈宇明随即把腰鼓系在身上,拿起鼓槌打起来。“咚吧,咚吧,咚吧……”大家都为沈宇明的腰鼓表演鼓起掌,沈宇明停下来笑着说:“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居然还没忘。”于是他们便组织起腰鼓队,向南沈灶镇农行借了门前的广场做场地,每晚六点半准时到场,一起学习打腰鼓。沈宇明说:“腰鼓是一个传统的民间文化,它从群众中来,就该到群众中去,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使更多的老百姓知道这个文化,如果他们能够加入打腰鼓的行列就更好了。”

   每天晚上,农行门前都会传来阵阵鼓声,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如今,腰鼓队里年龄最大的有70岁,除了特殊原因,他们每晚都会在广场集合,练上一个小时。 沈宇明悉心指导每一位学者,力求把动作做准确。他说:“要练就要练到位,传统文化的传承来不得半点马虎。”他们的坚持得到了不少居民的称赞,越来越多的人 激发起学习打腰鼓的兴趣,纷纷加入到腰鼓队中。沈宇明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家里农忙时,他也不会丢下腰鼓,晚上六点半依旧到广场悉心教大家。因为他的这份 坚持,大家的内心也都涌起传承民俗文化的想法,因此腰鼓便打得更认真,更起劲儿。

   在沈宇明的腰鼓队里,大多是退休人员,然而在他们的带动下,家里的孩子们也纷纷对腰鼓产生兴趣。暑假里,一批孩子们也开始跟着沈宇明学打腰鼓,沈宇明不 仅不嫌烦,反而更加乐意孩子们跟他学。他说:“孩子是国家的希望,腰鼓文化更需要他们的传承,如果只是我们这些年纪大的在这边练又有什么用呢!”孩子们亲 切地称呼他沈老师,然而这个老师却是一名不收费的老师。沈宇明说:“收人家钱干嘛呢,只要孩子们乐意学,说明腰鼓文化的传承还有希望。”他从一个个鼓点教 起,并向孩子们介绍一些鼓点背后的故事。像“大翻身”、“向太阳”等鼓点是解放时期,人们感谢党,感谢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所想出来的。“让孩子们学习打腰 鼓,了解历史,传承民俗,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沈宇明说。

  今年大年初二,沈宇明和腰鼓队的成员们代表南沈灶镇参加2014“美丽东台·民俗闹春”巡游踩街活动,这几天他又和成员们排练即将参加“哈哈周末”的节目。沈宇明说:“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了解这一民俗,我也将发挥我的力量,让这一民俗更好地传承下去。”

    周宇:扎根乡村的逐梦人

    在五烈镇甘港村提起周宇这个名字,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2012年7月,周宇成为五烈镇甘港村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去年9月经村党组织公推直选,当选为村党委副书记。从那一刻起,他深深扎根乡村追逐梦想的航船开始起航。

  毕业于南京晓庄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周宇原本在南京电视台已经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可当他偶然看到电视里播放的志愿者服务农村的感人事迹后,毅然选择了加入服务农村的大学生村官队伍中。他告诉记者,“在家乡,每个人都想出去闯一闯,可这样一来,还有谁来建设家乡呢?”

  原以为村官的工作只有接电话、打扫卫生、盖章跑腿写材料的周宇,到村任职后,才发现完全和想象中的不一样。为了尽快地完成由一名学子到村官的角色转变,他开始慢慢去改变、去适应。虽然甘港村离台城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但他坚持驻村工作生活。为了真正掌握为村民办实事的本领,他对全村人口、耕地面积、低保户、致富带头人、村级企业等村情民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主动承担起上级各项惠农政策宣传员的角色,认真查找有关资料,学习了解各项惠农政策,及时将党的各项政策以及有关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到户,解答村民们关心的各类相关问题,使他们对各项惠农政策了解、熟知。

  在2013年度小麦粮食种植补贴工作过程中,周宇积极宣传粮食补贴的办法,配合镇经管站和村财务辅导员、会计做好统计工作,协助镇政府进行核查和统计,确保补贴资金准确无误送到农民手中。看到村民们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时,他感到了一种价值感与成就感。他说:“村民们把我当自己的儿女一样看待,我就应该像儿女一样为他们多做些事。”

  基层工作,归根到底就是“服务”二字。为完成上级布置的中心工作,周宇的节假日几乎从不休息,加班加点成为常态。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建设工作中,因涉及部分村民的承包田调整和房屋拆迁,他和村干部多次深入村民家中,宣传政策,以实际事例,讲述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动员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圆满完成了拆迁任务。

  和别的村不同,甘港村作为盐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窗口,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经常前来参观视察。周宇积极发挥自身专业特长,认真做好甘港村“一馆三园”等重点项目的解说接待工作,多的时候,一天会有四、五批参观团队,为了让检查指导工作的领导和旅游参观者更多地了解甘港,虽然有些累,但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做好接待工作,为宣传美丽和谐的生态乡村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任职一年多来,他把为农民服务当做自己的宗旨,热爱农村事业、热心基层工作,主动担当起村里的“宣传员”、“勤务员”、“调研员”、“统计员”和“讲解员”,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当代大学生“村官”的时代风采。“习总书记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周宇这样说,“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就是专门为村民乡亲们服务的,我所做的事情不是沽名钓誉,而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村官’这两个字”。

    贾安俊:风雨飘摇路上需夯实路基

    在弶港农场有一位小贾老板,提起他,附近的百姓都会连声称赞。“这个小伙子不简单,年纪轻轻的,生意就已经做得风生水起了。”

  十多年前刚从学校毕业的贾安俊,怀着一颗不安分的心赶起时髦南下,在广州摸爬滚打没少吃苦。最早从电脑配件生意做起,几年下来钱没少挣,可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小贾总是在问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难道就在外面这样飘着吗?自己的父母还在老家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小时候那个想从土地里刨出金疙瘩的梦想还能实现吗?

  怀着从黑土地刨出金疙瘩的梦想,贾安俊毅然从广州回到老家。刚回老家,小贾发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乡亲们都还在老老实实地种地,只有少数人开始种植大棚西瓜,大棚西瓜种植也没成气候,这给了小贾不小的打击。

  小贾闭门思考,该如何开始自己的路,终于他先按捺住自己那颗不安分的心,在弶港农场的繁荣地段,开了一家小吃部,每天人来人往,让他结识了不少做生意的朋友,四面八方的瓜贩,这也为他接下来的生意开了个好头。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瓜贩和他吃饭的时候,说给他带了点新鲜草莓,让他尝个鲜,小贾当时一下楞住了,那时还是寒冬,哪来的草莓呢。于是小贾虚心向那位瓜贩请教起来,原来他们老家是草莓种植大乡,早几年发展起了大棚草莓种植,小贾立马缠着那位朋友去实地考察,经过一番仔细的调研,小贾决定改行。

  当小贾向家里人提出说要种植草莓时,家里没有一个人支持他,理由很简单:因为大家都觉得隔行如隔山,现在搞大棚草莓种植每亩田要投资不少的钱,风险实在是太大了。小贾也不甘示弱坚定地说出了他想种植草莓的理由。

  说干就干,小贾将全部心思放在了大棚草莓种植上。天生具有经商头脑的他在不到一年的摸索中,就掌握了大棚草莓种植的生产规律。一个生产周期下来,他仔细核算了一下,整体收支基本保持了平衡,这下让他信心大增。

  而好事永远多磨,困难永远都是胜利路上的阻碍石。在种植草莓的过程中,寒冷以及冰雪天气是对草莓种植极大的考验,小贾通过对专家的咨询,用双层大棚,这样就能有效地保持棚内温度,抵御严寒,通过他的精心管理与呵护,大棚草莓结满了果实,这让他尝到了丰收的喜悦。

  许多人可能并没有小贾那样的耐心和毅力,但是梦想从不拒绝任何人,人的一生就像风雨中摇摆的小船,如果你坚持前行,就一定会到达你想到的地方。(颜浩然  朱江   张佳 卞乐文  张莉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