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东台的文化心胸与风骨-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东台的文化心胸与风骨

来源:未知     点击数:1533     日期:2022-05-13 15:09:11
书香东台的文化心胸与风骨 ​5月8日,经过又一轮疫情防控的闭馆后,市图书馆新馆迎来首拨读者,当日入馆读者200人次左右,冷清的大楼,因为他们,有了生气,有了温度。正应了郑板桥那句“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书香

东台的文化心胸与风骨

​5月8日,经过又一轮疫情防控的闭馆后,市图书馆新馆迎来首拨读者,当日入馆读者200人次左右,冷清的大楼,因为他们,有了生气,有了温度。

正应了郑板桥那句“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今天的东台,书香成为城市的日常,不可或缺。

市级图书馆、城市书房、24小时书吧、喜马拉雅有声书吧、智慧自助微型图书馆……散若星辰的阅读资源,如勋章,让我们的城市与众不同。这些阅读场所既保留了过去一排排书架的格局,又用灯光渲染、造型摆放、舒适座椅等一处处人性化的设计,让人们愿意走进去、愿意逗留,书香成了时尚。它们的存在,使得阅读飞入寻常百姓家。

不少人还记得,十年前在市区,提到书店,人们会想到老图书馆、新华书店、向阳书店,再久一点,市区还有三味书屋、南通书店。在市图书馆工作三十余年、现任馆长的张承凯至今记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市区唯一公益性的阅读空间,每到周六周日,图书馆都坐满了人,科技工作者、文学爱好者、学生、教师等是这里的常客。相比较之下,其他书店则多为营业性质的,市场经济下,教辅的售卖占据了书店的半壁江山,甚至是部分书店的主业。

读书空间少、读书覆盖人群少,是一段时间内东台的文化“心病”。十年时间里,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在我市还掀起了一股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的争论,手机、电脑端的碎片化阅读,一度填充了无数人的业余时间。即便如此,在东台,对阅读的坚持从未停止。

十年,东台人经历了一场从“读不读”到“读什么”“怎么读”的转变和提升。城市静下来的夜晚,总有那么一些人在案前把自己交给无垠的书海。

2018年9月,当第一家城市书房东亭书房步行街店开业,立即刷爆朋友圈。积攒多年的阅读热情迸发,一拨又一拨的市民涌向书房。时尚、现代、温馨的设计,撩动着文艺的心。去读书,去书房坐坐,让那个秋冬显得格外动人。

随后,如星火燎原般,2019年2月初东亭书房人民公园店对外开放,9月东亭书房高新区店对外开放,年底政务服务中心入口左侧、市政府西门2家24小时自助书吧建成;2020年,东亭书房经济开发区店建成开放,百岁园、法治广场两家24小时自助书吧投入使用;2021年,位于何垛河旁的七里漾书店年初对外开放,备受关注的东台图书馆新馆国庆期间正式对外开放。

微光成炬,书香可及。阅读空间的增加,带来城市颜值的提升,也是文化气质涵养的提升。就近读书、时时读书,从传统图书馆到开放式图书馆、从纸质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走进书屋。他们中有普通职员、商贩店员、工人农民,有耄耋老者、学龄儿童……今天,已经能够行万里路的东台人,正努力去读万卷书。

公益阅读场所之外,我市还散落着一家家民间阅读场所。高新区的海春书局自打落成就是一处亮眼的所在。店长陈维维介绍,非疫情期间,书局日均客流量有200多人次,双休日则会倍增,两年多来,书局举办了600多场活动,活跃阅读气氛。在市区金东广场内,一家主打儿童阅读的绘本馆,每天五六十名小会员前往借阅。会员里,一周读三五十本书的,再平常不过。近日,绘本馆更是推出“挑战一年阅读1000本书”的打卡活动,鼓励小朋友们多读书。

读到书,读出声。这些年,我市还举办了数百场读书活动。周周有活动、逢节必有诵读、名人来东开讲座、成立朗诵协会、全民阅读主题活动……从机关到企业、从乡村到社区、从家庭到校园、从孩子的绘本馆到西溪大讲堂,一场场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台,搅动了东台全民阅读一池春水。

市民因阅读而眼明心静、城市因阅读而充满诗意。十年发展中,阅读的力量,让我们的城市温暖向上。今天,东台人正幸福地徜徉在缕缕不绝的书香里,这是文化东台最美的风景,也是东台最闪亮的精神坐标。

 (陈美林/文 张莉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