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桃花流水鳜鱼肥-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印象 > 正文

桃花流水鳜鱼肥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8913     日期:2023-02-27 08:54:21
“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唐朝诗人张志和《渔父歌》里脍炙人口的一句。张志和或许就是一吃货,他告诉我们:春天吃鳜鱼,就像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最美不过。三月桃红,鳜鱼经过一冬深水的蛰伏滋养,肥美诱人。少刺,蒜瓣一样的鱼肉,细嫩细嫩的,被李时珍誉为“水豚”。去菜场卖鱼的地方转一圈,

“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唐朝诗人张志和《渔父歌》里脍炙人口的一句。张志和或许就是一吃货,他告诉我们:春天吃鳜鱼,就像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最美不过。

三月桃红,鳜鱼经过一冬深水的蛰伏滋养,肥美诱人。少刺,蒜瓣一样的鱼肉,细嫩细嫩的,被李时珍誉为“水豚”。

去菜场卖鱼的地方转一圈,你会高看一眼鳜鱼。它鳞细,体厚,果青色的皮上,泛着漂亮的花黑斑点。脊背前部、臀鳍有一溜硬刺,在水中游动,俊美霸气,仿若京剧中的长靠武生,有大将风度。

这个大将“不寻常”。在其心脏附近,长有一朵“花”,形似月季,不芬芳却“拿魂”,这是鳜鱼最宝贵的所在。这与生俱来拿魂的“花”,就像一颗珍贵的“初心”,让淡水鱼们望尘莫及。鳜鱼在我们这儿习惯叫季花鱼,有俚语:季花,季花,吃的就是“花”,可见初心多重要。当下喧嚣的世界,最难坚守的就是一颗初心。

女儿高考那年,学习上帮不了忙,就在饮食上下功夫,每天翻不同的花样,女儿因此嘴变刁了,常点鳜鱼。

工作繁忙的家人,每每起大早到菜场,专等乡下来的野生鳜鱼。有时扑个空,第二天会去得更早。

红烧鳜鱼,鱼不需要大,斤把最好。热锅倒油,蒜瓣、姜片、花椒,爆香后放鳜鱼,煎至两面鱼肉变白,淋生抽,加水,中途翻面。最后青红椒提鲜。出锅前入葱段,大约半个小时即可。

说起来,没什么深文大义,做好不容易。鳜鱼肉紧致,非一般鱼能比,烧时急不得。大火催开,小火慢炖,火候到位,才味如“水豚”。

家人烧鱼不离灶台,就像一个人的独角戏,用心之至。常见他不断扬铲,浇汤汁在鱼头、鱼腹,不能浸入汤里的部分,这是鳜鱼味美的诀窍。几番的行云流水,用铲子舀点汤,咂咂,满意地说声“好啦!”起锅装盘。

中午放学回来的人,看到青花大瓷盘上色如琉璃的鳜鱼,咧嘴就笑,大快朵颐,一直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了高考,家人很是欣慰。虽被鳜鱼戳过多次,红红肿肿好几天,却觉得值。

有一年去黄山旅游,在山脚下的汤口镇吃过一顿徽菜,其中臭鳜鱼印象深刻。一开始不肯动箸,“羞羞答答的”,很快,筷子“大大方方”,吃得过瘾。

臭鳜鱼和我们家乡的臭干一样,“闻着臭吃着香”,别有风味。据传某年盛夏,一桶桶鲜鳜鱼,突遇气温飙升,腐烂发臭,贩鱼人心急火燎,眼看血本无归,情急之中,码盐腌制烹饪,结果烹出了一片新天地,成为一道徽州名菜。穷途末路了,徽州人也不轻言放弃。一条臭鳜鱼,成了徽州人的写照。

鳜鱼吃得生猛、痛快的大概要数汪曾祺先生,他在《鱼我所欲也》里,描述和其小叔父吃干炸鳜鱼,“活鳜鱼,重三斤,加花刀,在大油锅中炸熟,外皮酥脆,鱼肉白嫩,蘸花椒盐吃,极妙!”极妙的感觉令人垂涎,印证他的“日日有小暖,至味在人间”。

鳜鱼烧法多样,松鼠桂鱼最见功夫。经过切、剖、剞等多道工序,鳜鱼昂首翘尾,身似菊花,形如松鼠。外浇一层番茄调味汁,像披了一层黄金甲,神气又可爱。松鼠鳜鱼酸甜可口,只在酒店才能吃到。一上桌,只要有小朋友在场,迫不及待伸筷子的肯定是小朋友。倘若第一个伸筷子的是大人,必定先搛给小朋友吃,而后谦让间,一条鱼,吃得满桌春意……

鳜鱼,从张志和开始,人见人爱,爱得真心,爱得真性。生活总是爱的表达,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一汪心灵的源泉。爱,让岁月如诗。(陈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