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徐刘根:基层走出来的“最美法官”-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图片 > 正文

徐刘根:基层走出来的“最美法官”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1572     日期:2023-09-13 08:27:44
早晨六点多的乡村已经忙碌起来了,在新街镇方东村,江苏最美法官徐刘根和往常一样,早早起来。吃过早饭后,拾掇拾掇家里,看看田里有没有需要帮忙。七点四十五分左右,前往三仓法庭上班。自打1991年从江苏公安专科学校毕业,徐刘根就开始了这样的乡间奔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徐刘根在乡



早晨六点多的乡村已经忙碌起来了,在新街镇方东村,江苏最美法官徐刘根和往常一样,早早起来。吃过早饭后,拾掇拾掇家里,看看田里有没有需要帮忙。七点四十五分左右,前往三仓法庭上班。

自打1991年从江苏公安专科学校毕业,徐刘根就开始了这样的乡间奔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徐刘根在乡间道路上已经“走”了32年。

32年,当年的青年法官,已经人到中年。虽然虚年才56岁,徐刘根的头发已经一大撮一大撮地灰白了;黝黑粗糙的皮肤,一看就是长期风雨的“杰作”。若不是一身法官的职业装,很难将法官的职业和他联系在一起。

32年,若说有什么不变,那便是眼神:坚定、执着。

赵建东作为徐刘根的分管领导,用三句话形容了徐刘根的32年法官生涯:司法公正建设者、司法为民践行者、正能量的弘扬者。几句话,虽简单,却是对徐刘根的精神内涵的高度概括。

穿上制服,便是责任。在徐刘根看来,法官是维护公正的使者,是以善良之名匡扶正义。“他是个特别在意细节的人。”和徐刘根共事、相处了25年的朱长青提及徐刘根的公平公正,能举很多很多的细节:调解时,给原告多长时间,也给被告多长时间;座位安排上和案件原被告保持同样的距离;很少打断别人说话……

年轻同事常备至今记得徐刘根给他上的“一课”。那一次,他好不容易调解了一起赡养纠纷,兴冲冲地向徐刘根汇报。徐刘根问他,金额确定了没有?他很有底气地说,确定了。那费用什么时候给?这一下把常备问懵了,他压根没想到这点。徐刘根告诉他,处理案件,不是简单的调解就了事,而要考虑方方面面的细节。

用细节说话、用事实发声,徐刘根对细节的讲究,也是对老百姓的尊重。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事儿有徐刘根在比想象中进展要顺利些。

去年夏天,一户村民在给自家地施肥时不慎越了界,导致邻户900多株树苗受损。徐刘根接到诉求后,来到田里,一株一株排查树苗受损情况,三十多度的高温,他硬是查看到最后一株树苗。而此时,看到他这样认真负责,当事双方默默形成共识,将心比心,赔偿事宜很快有了定论。

然而,公平公正也是有代价的。在亲友们中间,徐刘根是个不讲情面、不近人情的人。“一张板凳”是徐刘根的妻子吴永辉常用来打趣他的事儿。在徐刘根家,谁要是来家里谈案件,那是进不了门的,客气一点的是拿一张板凳,坐在家门口,这样说话、做事,邻居们都看得一清二楚。

有一次,说情人是他俩的媒人,吴永辉自然热情接待。然而媒人进门就为案件说情,那时,徐刘根正在剁猪草,先是客气地表示,工作的事情到单位说,媒人不领会,非得在徐家说,吴永辉了解徐刘根的性格,但是想着这是媒人,应该不会太“黄”人吧。谁知道,徐刘根一个气头上来,一刀剁在了木盆边上。这一下,媒人“灰溜溜”地走了,从此也不敢再为案件的事儿来说情了。

“工作有工作的规矩,你不能破坏规矩。这一次也许得罪了人,时间长了,人家其实也就理解你了。”徐刘根说,他不怕得罪人,不和当事人吃饭,不拿一分钱、一件物,在他看来,用真心去服人,才是最重要的。

“有人说,中国讲究以和为贵,在司法上来讲,是使得某一方利益打折。其实不是的,好的调解,是为了他日后更大的利益。我们是对双方负责的。”对于法律的意义,徐刘根有着自己的认识。

“你们觉得困难的案件,交给我来办。”这是徐刘根常常对同事们说的话。这倒不是他“夸海口”,实际的办案中,他就是这样做的,扎根乡镇法庭32年,他经手的4000余件案件在结案后无一信访,也无一缠诉。今年2月,被评为“江苏最美法官”。

今年西瓜上市季节,三仓镇的西瓜种植户王义成喜获丰收。然而,两笔欠款却让他头痛不已。第一笔欠款因为只有万把元,也就罢了,第二笔有十多万元,可因为是口头承诺,对方迟迟不付款。心急如焚的他,找到了徐刘根。双方都到场,面对面调解,徐刘根直接约起了当事人。“面对面,也就不大好直接就说谎。”徐刘根在现场一笔账目一笔账目地核实,在反复调查取证后,西瓜欠款被成功追回。

在农村,比较多的司法纠纷是宅基地纠纷和家庭纠纷,这些纠纷调解简单,做好可不容易。“每一件都几乎涉及家庭生活,我就经常把我对家庭的思考和想法,带到办案中去。谈感情、讲责任,大多数情况,效果还挺好的。”

在一起离婚案件中,当调解结束,双方都已签署协议,准备离开,徐刘根让男方留一下,想和他聊一聊。当两个男人站在一起,徐刘根默默指着门口越走越远的当事男子前妻,对他说:“她这个背影,其实挺孤独,挺可怜的。”他推心置腹,同样是男人,要心胸宽阔一点,对家庭负责,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我一直觉得,司法工作应该是有温度的。”徐刘根觉得,在办理每个案件时,都得传达善意。他常常问当事人,最近有没有流过泪?流过泪,说明他动过情,心底有善意。

对此,三仓镇人大主席朱福荣这样形容徐刘根:“他有亲民的情缘,又铁面无私,是天生做法官的料。”

公正严肃、计较细节;上班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徐刘根在工作上的拼命,常给人一种“硬汉”的感觉,然而,他也有“柔情”的一面。

一次,徐刘根遇到一件棘手事儿。送孙女上学的爷爷在路上意外撞到人,可在纠纷处理过程中,爷爷查出癌症。考虑到其身体不便,徐刘根决定上门开庭,可是上门的话,会不会吓到小女孩?这么严肃的场景,小女孩的心理能承受吗?想来想去,徐刘根自己掏钱去超市买了一大包零食,借机“打发”了小女孩。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为了结案而结案,要看是否真的关心和帮助到了当事人,你关心他们,他们也是能感觉到的。”徐刘根对每一个案件、每一个当事人,都注入了自己的关切。

前不久,青年干警裴栋栋再次陪徐刘根去探望因事故瘫痪在床的一位当事人。虽然这个案子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徐刘根却一直放在心上,因为实在舍不得这位当事人。那是1991年,一次事故,当事人瘫痪在床,然而,责任单位因为经济困难,只付了30多万元的费用。对于当事人的治疗、照顾来说,30多万元根本不够,一家人过得十分拮据。送钱给当事人时,徐刘根是退着离开他家的,因为实在不忍心转过身。案件结束后十多年来,徐刘根时不时就来看望,“帮不上什么大忙,暖暖人心也是好的。”

和徐刘根相处久了,很多人都能感觉到他的柔情和细腻。三仓法庭有一个台阶,不注意的人常常会绊倒。为此,每一次开庭时,徐刘根都会拿着卷宗在台阶上等当事人,提醒他们注意脚下台阶。遇到年纪大的当事人,他立马上前搀扶。

当然,对于徐刘根柔情体会更深的,则是妻子吴永辉。“他就像个小太阳一样,永远那么积极向上。”吴永辉虽然戏谑着徐刘根的不讲人情,却更多地念叨着他的好:抢着干活、好吃的省给母亲妻子、不和别人比吃穿、关心别人。

“周一到周五,我上班、办案,到了周六周日,我就是个农民,家里还有五亩地,去田里忙活忙活,晚上陪陪老母亲和爱人。我觉得,这样的日子挺好的。”徐刘根说,家庭里,得尽到一个儿子、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每个人都对家庭负责任,生活自然也就幸福、顺心了。为此,他也十分关心干警的家里事儿。

32年里,徐刘根不是没机会调到台城。然而,他却乐于工作在基层:“在基层挺好的,我内心一点也不觉得苦。”

徐刘根经常和年轻同事谈使命感,他说,自己只是基层法庭普普通通的一员,但希望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认为每个人只要做对的事,都会对国家和社会有着推动作用。”

而今,徐刘根依然在基层法庭忙碌着,田间、地头,阳光、泥土,滋养着他,也催促着他,为了公平正义,一路前行……陈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