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春节档带动瘦身热潮 减肥市场小跑“入春”-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健康 > 正文

春节档带动瘦身热潮 减肥市场小跑“入春”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4173     日期:2024-03-18 08:50:22
对不少人而言,“每逢佳节胖三斤”似乎成了假期中躲不掉的魔咒,而每年开春,理所当然成为健身的“旺季”。随着春节档电影《热辣滚烫》热映,一波新的减肥潮迅速掀起,快走、慢跑、骑行、游泳、羽毛球、撸器械……众多市民纷纷开启“甩肉”模式,“热辣”开练。直击现场今年59岁的老孔是


对不少人而言,“每逢佳节胖三斤”似乎成了假期中躲不掉的魔咒,而每年开春,理所当然成为健身的“旺季”。

随着春节档电影《热辣滚烫》热映,一波新的减肥潮迅速掀起,快走、慢跑、骑行、游泳、羽毛球、撸器械……众多市民纷纷开启“甩肉”模式,“热辣”开练。

直击现场

今年59岁的老孔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羽毛球爱好者。每天晚上,结束一天工作的他,回家简单扒拉几口饭后,立马带着装备赶到市体育馆赴约,雷打不动。“我有几个球友,约好了要切磋球技,可不能让他们等急了。”他乐呵呵地说。

年后的这几个工作日晚间,不少像老孔这样的羽毛球爱好者重拾球拍,市体育馆室内羽毛球场“站”无虚席。不仅如此,露天体育场的塑胶跑道上,跑步、健走的市民更加“扎堆”。

不得不说,春节档的一部减肥故事,激发起不少市民的雄心壮志,他们走进健身房、瑜伽馆、舞蹈室等,健身运动场所迎来了节后“开门红”。为“瘦”买单,“减肥经济”正不断升温。

3月6日中午,本是健身房客流量较少的时段,市区一家连锁健身房内十分热闹。跑步机上,几名身着运动服饰的年轻男女挥汗如雨;机械力量区,卧推哑铃扩胸的、肩举杠铃练腿的,“哼哧哼哧”不亦乐乎。今年29岁的市民张然是一位胖乎乎的宝妈,曾经的她总嚷嚷着要减肥,却总以带孩子、工作为理由,最终没能坚持下来,“今年春节期间看了电影后,觉得自己不能再找借口了,就来家附近的健身房办了卡,还找了朋友一起互相监督。”她说。

尽管每年4-5月都会迎来一波健身消费旺季,但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健身潮”确实来得更早一些,也更猛一些。相关从业人员直言,受《热辣滚烫》影响,最近来店咨询、购课的人很多,大多数年龄在23岁至30岁之间,也有部分35岁左右的女性,主要目的是塑形减脂,“截至目前,我所在的健身房新用户增长近五成,各类私教课报名量增长明显,女性成主力人群。可以预见,今年的市场会更火。”

减肥热潮让健身行业客流量得到了快速回升。同时,随着人们对健身认知度的不断提升,一些有健美、塑形、体态矫正等功能的其他健身形式也成了众多市民的选择。

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健身场馆后发现,为迎合消费者需求,不少健身工作室拆分了原有的私教内容,细分出团操、瑜伽、拳击、普拉提等“精微赛”,为我市消费者提供更细致、更专业、更具有针对性的健身服务。在市区一瑜伽馆担任教练的陈书眉直言,现在市民的健康意识普遍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瘦身“买单”:“春节过后,大家锻炼的热情很高涨,现在上课至少需要提前一天预约,一早上就有3位新会员花费上千元报名了瑜伽课程。”

全民健身热之下,线上运动消费市场同样增长明显。据某电子商务平台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健身”已成为近期热门搜索词,运动户外类商品成交同比大幅增长。健身鞋服成交同比增长80%以上,拳击装备成交同比增长40%以上,尤其是壶铃,成交同比暴增930%。类似芸豆、酵素、代餐等减肥产品,线上销量也极其可观。

此外,有不少健身爱好者还开发了瑜伽类、燃脂类、塑形类、舞蹈类线上课程,进行直播或拍摄视频授课,竞逐“减肥蓝海”,在线观看量与商品销售量居高不下,效益显著。

新闻深一度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中指出,我国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达到了34.3%和16.4%,已有超过50%的成年人和近20%的儿童超重或肥胖。“减肥”正逐渐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

而春节后,呼之欲出的瘦身需求,叠加春节期间《热辣滚烫》掀起的减肥热度,使得本就备受关注的减肥市场进一步高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人们会摄入比以前更多的热量,肥胖人群数量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重视体重管理与身体健康,减肥意识不断增强。”仇先生与好友在我市共同投资了一家健身工作室,对于我市的减肥市场,他持有积极态度。

而大部分消费者同样表示,就算眼下的这次减肥再度失败,自己还是会尝试另一种减肥方法——这一普遍观念,让减肥瘦身行业成为具备长期消费、循环消费特点的朝阳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与因素作用下,国内的减肥市场十分可观,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仇先生直言。

减肥产业积极向好,减肥市场加速扩容,减肥产品难免乱象丛生。

纵观各电商平台,号称“一粒瘦十斤”的燃脂排油丸,声称能“饱腹一整天”的食欲抑制剂,还有0脂黑咖啡、白芸豆淀粉阻断剂、西梅纤体饮等等“黑科技”打着“不用节食、不用运动”还能“速效减肥”的由头,霸占相关类目销量排行榜前列。同样,在我市街头巷尾,也有不少美容美体机构打出相关瘦身广告推介服务与产品,“30天躺着就能瘦”“排油减肥,轻松享瘦”……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那么有没有一款“安全”的减肥产品,可以让我们轻轻松松地把肉减下来呢?在上海某医院肥胖门诊从事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东台人陈盼回答:没有。“和以往简单粗暴让消费者‘拉’到瘦的减肥药不同,现在的减肥产品确实普遍进行了升级,但根本原理是通过药物作用抑制食欲,或低热饮食从而减少摄入,长期使用还是会影响身体健康。此外,在面对声称有‘速效减肥’作用的相关产品时更应警惕。”“是药三分毒”。她提醒,如果有市民朋友在服用相关减肥产品后出现口干、心跳过快、尿频、失眠、腹泻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服用。

在购买相关产品前,消费者应仔细辨别相关资质。

比如,口服类减肥产品可分为药品和保健品,减肥药品需取得药品批准文号,保健食品要关注是否有“蓝帽子”标志以及是否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消费者也可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查询相关药品和保健食品信息,选择资质齐全的正规商家购买减肥产品。

细分健身模式、更新减肥产品,“新玩家”不断入场,“老玩家”开始转型。我们不难发现,在市场这一块炼金石的作用下,健身、减重行业正处于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持续“洗牌”过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美丽的基础。

为此,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提醒广大消费者应擦亮双眼,理性评判,远离“美丽陷阱”。

业内人士支招

“减肥”成热词,但“胖不胖”谁说了算?在市区一健身场所担任健身教练的石春燕直言,一个人的肥胖与否并不单纯看体重,更多看的是BMI——体重指数,“体重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计算公式是体重/身高的平方。”而我国健康成年人(18-64岁)的BMI正常范围是18.5-23.9,大于24的为超重,大于28的才是肥胖。

实际上,作为一名宝妈,身材健美的石春燕也曾受肥胖困扰。在减肥过程中,自己“也曾走过不少弯路”,因而,对“科学减重”也颇有见解。“科学减重应该更关注减重的‘质’,体脂率、体脂肪等参数更具参考意义。”石春燕解释,减重不等于消耗脂肪。如果重量里大部分是水分,第二天吃吃喝喝,会很快反弹,这样的减重也没有太大意义。同样,如果单纯依靠极低热量饮食来消耗脂肪,也会将身体中的肌肉一并消耗掉,不仅让身体变得虚弱,也会让神经与内分泌系统紊乱,给身体造成更大损害。

“因此,也要提醒大家不要盲目追求短时间内大幅度的体重减轻,而是监控好自己的体脂变化,科学减脂。”她说。那如何才算是科学减脂呢?她表示,对于减肥而言,只要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小于消耗量,就能够达到减脂效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制造热量缺口’。”

但是,热量缺口并不是越大越好,过大的热量缺口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记者翻阅《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蓝皮书》得知,对于超重及肥胖人群而言,适宜的热量缺口应控制在500-750千卡的范围内——这就需要通过合理饮食和科学运动两方面集中发力。

“合理饮食不等于节食,而是指合理的膳食结构,坚持‘低脂、低碳水、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膳食结构。而科学运动方面,应坚持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低强度运动。通过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配合,实现热量消耗与肌肉量提升。”石春燕透露。

减肥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拥有健康的体魄,而不是让人从一个不健康的状态进入到另一个不健康的状态。因而,在减肥过程中,除了选对瘦身方式,爱美人士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肥胖不是一天发生,减肥也不能一蹴而就。人体能够接受的、较为适宜的减重速度应该是每周1至2斤。因此,对于有减肥需求的人,更科学的方式应该是“管住嘴、迈开腿”,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打造健康身体。通过做一个短、中、长期规划,包括行动方式和阶段性目标,建立健康的生活规律,包括相对固定的运动方式和时间、就餐时间以及一天的热量摄入总量计划,让身体代谢形成有效的能量循环。

要想瘦身,不能不吃碳水化合物。很多人觉得,主食、糖等碳水化合物是热量的主要来源,不吃碳水化合物就能减少热量摄入。实际上,在人体所需能量中,碳水化合物的供给占比超过50%——它们向人体提供了必要的能量,是保障机体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所以需要减肥的人士可以用粗粮和杂粮代替米面,从而减缓热量摄入。

减肥,也不能简单地“抄作业”。贾玲的成功瘦身,离不开运动、医疗等专业人士的指导与支持,但个体间不同的饮食方式与生活习惯,会造成不一样的效果。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不要急于求成,盲目相信各种“攻略”,要“慢慢来”。

减肥不必“热辣滚烫”,坚持才能“飞驰人生”。贾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