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政领财奋力开创财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气势恢宏,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立意高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为我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百年征程新起点,市财政部门将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与财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刻认识财政工作的政治属性,牢固坚守财政部门的政治机关定位,精准贯彻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基本要求,聚焦财政收支主业,加强财政统筹能力,深化财政服务创新,切实发挥好财政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和支柱作用。
坚持兜牢底线保民生。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部门将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有保有压做好财政支出工作,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增强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财力保障能力,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与此同时,充分发挥财政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保障作用,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强化财政民生投入导向,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夯实民生基本保障。积极支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解决好疫情防控、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福祉。
坚持聚焦量质抓收入。作为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全年收入预期目标,协同税务部门加强督查推进,督促镇区加强税收征管,努力完成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深度推进财政收入提质增效,继续实施税源大户培育计划,逐步提增制造业税收支撑力,稳定建筑和房地产业税收贡献,夯实实体经济税源基础。切实管好用好直达资金,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加快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扎实开展“全员全域全年”招商,加大总部经济招引力度,努力招引一批含金量高的总部企业,加快形成稳定可靠的总部经济税源。加强镇区收入提质增效督查考核,坚持质量为先、实体为基、总部为补的考核导向,激励镇区强化财税征管,优化收入结构,提升收入质量,实现财政收入量质齐升。
坚持严控债务防风险。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债务管理,严格执行限额管理、预算管理、风险管理,严控债务规模,规范举债融资行为,科学合理服务项目建设。围绕债务“双降”目标,进一步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抓化债、严控新债、严防风险,实现全口径债务总额和债务率均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加强监控,防范债务风险。按照省统一部署,完善债务监管平台,强化债务风险动态监控。开展债务督导,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和矛盾。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有序化解旧债,确保目标不折不扣完成。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转作风。财政部门将始终坚持党管原则,强化政治建设统领,严格党规党纪约束,深化法治财政建设,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和执行,一刻不停把全面从严治党在财政系统进行到底。持续加强财政部门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全力推进廉洁机关建设与积极打造“创新财政、服务财政、优质财政、高效财政”紧密结合,不断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的政治定力、创新动力和履职能力,谦虚谨慎、苦干实干,坚决把市委、市政府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完成好。(周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