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感知+专业调解”双引擎 让矛盾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有事找树霞!”这句朴实的话语,已成为溱东镇周黄村村民遇到困难时的第一反应。
网格员曹树霞,这位村民眼中的“贴心人”,每日奔走于村组之间,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服务群众。
眼下正值医保参保季,得确保每家每户都知晓政策、享受保障。天气转冷,更要常去看看独居老人,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曹树霞犹如一颗灵敏的“活雷达”,时刻感知着村组的细微变化。
邻里摩擦、家庭矛盾、安全隐患……她总能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介入。“村民间的纠纷多是家长里短的小事,但要及时处理,拖不得也等不得。”曹树霞说。当遇到超出网格员职责范围的复杂矛盾时,她会立即上报,启动“解纷流水线”的下一环节——溱东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90后老娘舅”张建泽常在这里等着他们。
高桥村村民老张在务工时不幸被机器切断手指,责任方却一再推诿赔偿。在邻里建议下,又急又气的老张直奔镇综治中心,点名要找“小张”帮忙。“大家都说小张懂法明理,说话在理,我信他!”老张说道。
当张建泽办公室的大门再次打开,老张的脸上已从来时的“乌云密布”,变成了此刻的“豁然开朗”。前后不过半小时。张建泽笑着分享自己的“秘诀”:“基层矛盾错综复杂,群众往往心存顾虑,这就需要我们既讲法理,又通人情,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化解心结。”而这份用心,也让这位曾经的“外地青年”,快速成长为老百姓心里亲切的、最可靠的“小张”。
“树霞”前端感知、“小张”专业调解。除了这对“黄金搭档”以外,在溱东镇高标准打造的综治中心里,还融合了综治、信访、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多部门力量,创新开启“公调对接”“访调对接”新模式。对于邻里关系、婚姻家庭、农田界址等常见纠纷,中心能迅速组织起由人民调解员、律师、乡贤等群防群治力量进行会商调处。中心还整合了300个“村村通”监控点位和信息化平台,实现“动态排查+静态监控”相结合,确保纠纷早发现、快派单、速处置。
“我们根据纠纷类型精准匹配调解资源,做到‘专业事专业人办’,碰到重大疑难问题还可以直接报市级中心联动处理。”溱东镇信访办负责人王刚介绍。
从网格“活雷达”的敏锐感知,到镇级“解纷超市”的精准化解,再到市级平台的统筹支撑……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三级综治中心建设,优化服务供给,强化信息化支撑,确保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专业的调解服务,筑牢‘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防线。





